第19章 列宁格勒噩梦

    第19章 列宁格勒噩梦 (第2/3页)

及到市中心。尽管苏联政府提供了每人每天125克面包的供给,但这只相当于当下一片面包的供给,并不能解决人们活下去的问题。

    在列宁格勒围城的日日夜夜里,饥饿的列宁格勒市民想了很多办法填饱肚子。

    大家先是吃树叶、接下来是野草,最终坟地里的野花也被吃光了。“42年的夏天整个城市是灰蒙蒙的,树叶和草都被大家吃光了。”老人对孙珲说,由于没有食物,在厨房的墙角经常会看到饿死的老鼠。

    和普通市民相比,若芙妮娅一家寻找食物的办法要多得多。

    “妈妈很棒。”若芙妮娅还记得那一年家里前半年的食物。

    胶水汤(带点面粉做的可熬汤)、粮库土(粮食焚烧后渗入土中提纯后可以吃)、煮毛衣(战前浆洗衣服时会用面粉,提纯后可以吃)、木屑酵母片(木头发酵后做成酵母)。

    这么多年以后,90多岁的若芙妮娅提起那段日子就会哭。她对孙珲说,尽管在妈妈的操持下他们一家挺过了冬天,但是妈妈并没有熬过夏天。“那些自制食物没有营养,妈妈把配给的面包都留给了我。”

    那一年夏季,若芙妮娅失去了母亲。

    “你知道吗,人饿死,先是手和脚不能动,接下来脸变黑,掉牙齿,掉头发,但是脑袋还能用。”她对孙珲说,妈妈去世前躺在床上,还给她轻声背诵普希金的诗。

    母亲去世后,若芙妮娅的父亲找到了一个求生的办法。这位钢琴师发现,只要不怕德国人扫射,他可以翻过铁丝网到德占区的农田里偷胡萝卜和土豆。

    在若芙妮娅看来,偷土豆的日子很幸福。能吃饱,父亲还用土豆为自己换了一个布娃娃。

    不过这种欢乐时光没有持续多久,父亲死了。与他一同去偷土豆的一位邻居告诉若芙妮娅:“你爸爸挖土豆时踩到了德国人埋的地雷,被炸飞了,什么也没有留下。”

    父亲去世后,若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