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日月

    第三十七章 日月 (第2/3页)

行者灵活掌握政策。

    诸如,对宽奠六堡的讨伐和搬迁以及永奠的屠戮就是必要的,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是有利于团结的,是有利于军心士气,也是有利于减少各族人民伤亡的。

    而在深入建州腹地的“边墙攻势”中,“两过”指导思想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个思想指导可以极大的摧毁建州反动分裂统治集团的势力,损伤他们的元气。

    因此,也是要正面看待的。

    但是现在,马上就要到鸭绿江了,后面也没有追兵,在不违背大体指导思想前提下,似乎可以手段温和一些。

    毕竟,他老人家始终强调人是第一生产力啊。

    不说都抓走,就是带上个千把人,卖到…带到东番去都是开拓先驱啊。

    虽说沈一贯这几个月没和公公联系,但浙江和福建方面的军政势力在“浙党”的指导下,已经开始了军备。

    皇爷那边也允准了渡海作战和划洋收费的发洋财思路,这就注定渡海作战不可能停下。

    就好像一辆满载的货车已经下坡,别想刹住了。

    也许,浙党方面想的更多的是怎么做魏公公提出的那个“收费员”,从而捞取更多的利益。

    但魏公公却清楚,他要做的绝不是什么太平洋航道管理公司董事长,他要做的是舵手,一个能够指导中国这条巨船开往远方的引领者。

    那么,钱不钱的他老人家显然不是那么看重,浙党方面可以多拿钱,但土地这一块,肯定就是公公的了。

    光有地没有人不行。

    历史上对台湾的大规模开发是源自明郑时期,公公现在就要将这个开发提前,他就需要数以十万计,乃至百万计的人力。

    这是个宏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公公做人老实忠厚,不好高骛远,不嫌丑嫌脏,做事也是脚踏实地。

    先到台湾去,划个圈,移过去几万人,建立桥头堡。再以这个桥头堡往岛内深处延伸,从而彻底将台湾并入中国版图,之后,或北进日本,或南下南洋,皆在公公运筹帷幄间了。

    正在大火中煎熬挣扎的觉罗城军民没想到,他们中的大部分已被一个明朝的太监放到了远隔万里的海岛之上。

    烈焰烘烤和浓烟的熏呛之下,无数女真人往城门外逃来。

    把守两门的大明皇军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