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军屯锅盔(一更求推荐票)

    第057章 军屯锅盔(一更求推荐票) (第2/3页)

眼人都看的出来他的倔强。

    这种模式的犯倔,其实最容易点燃别人内心的怒火,因而沈福海的脸顿时就耷拉了下来。

    “索性农忙还没过去,文武在家帮着干点活儿,近期我和文韬也在镇上帮着找找,看看有没有适合文武去的地儿。”沈香苗忙打了圆场,替沈文武解围。

    “嗯,我也寻摸寻摸,一起找找看吧。”有了人劝解,沈福海心里的怒火顿时消了大半,心里头也盘算着等过了农忙,出去打听打听,看哪些老师傅招小徒弟的,就帮着沈文武看看。

    让沈文韬帮着自己卖卤串儿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沈福海和张氏自然是高兴的合不拢嘴,说了好些个感谢的话。

    沈香苗略听了听,又说了一会儿话,就回家去忙着做活去了。

    除了做卤串,她还记得做一件要紧的事儿。

    而这件要紧的事儿,就是做锅盔,军屯锅盔。

    锅盔本是现代时川、陕一带闻名却又非常常见的面点,形式和种类分了许多,有带馅儿的,不带馅儿的,肉的,素的,不一而同。

    而在这许许多多的锅盔里头,沈香苗前世中最喜欢吃的,也觉得最好吃的,是军屯锅盔。

    军屯锅盔,又名酥锅盔,据说是发源于现代彭州军乐镇,因一对师徒共同打烤,色香味俱全,颜色金黄,层次丰富,口感酥、脆、香,一口下去可以说是满嘴留香,却又见香不见肉,更让人回味无穷,加上里面略带些麻麻的口感,就算是吃上几个也不会觉得腻。

    这样的军屯锅盔,让现代人都满口称赞,搁在物资匮乏、烹饪技术又不太高超的古时,也一定更受人欢迎。

    只是,沈香苗在现代虽也称的上是名厨,却并不擅长做面点,对于军屯锅盔的制作的了解,也只是全凭现代时的喜爱,看了功力深厚的老师傅做了几次而已。

    现如今要凭借记忆来做出这么一个看似简单,但完全要凭借多年经验和多次尝试的技巧才能做出美味的军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