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风云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下)

    第一百八十八章 风云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下) (第2/3页)

不出,这一仗似乎真不是时候。

    “主公也无需派遣太多人马,只需水师数千,直攻定海、庆元,威胁钱塘,牵制元军一部。再令刘十九运动婺州人马北趋绍兴府,压迫临安。临安乃敌之必救,定然以主力保守,则我军可以牵制其大部兵马,为江西、两浙所光复地区争得时间。此所谓围魏救赵之策。”

    中兴社在两浙的势力有些单薄,仅有昌国一处贸易中转站和潜伏于庆元四明书院的戴曾伯等人,另外就是婺州的“圣公弥勒会”组织。庆元的戴曾伯手上只有留在本地休养的百十名伤病员,并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反倒是婺州更有机会。

    婺州素为浙中重镇,西臂新安、南肘括仓,控临安之腰脊,扼两浙之要冲。是浙江与闽、赣、皖各地之间的重要通道,实为兵家所必争。但问题是婺州并不沿海,对于依赖海上力量的中兴社而言比较不利。不过听陈复的口气似乎对其手下“圣公弥勒会”的邪教力量比较自信,乃至于能北进绍兴府压迫临安了。

    目前张镝无力派太多兵马进入内陆参与宋军的反攻行动,那么陈复的这个计划算是最好的选择了。就让新成立的中兴水师走海路,“圣公弥勒会”走陆路,互相配合北上行动。只不过攻击绍兴府的意义似乎不大,还不如沿富春江直下钱塘更为合理。

    张镝先腾挪调配了三百余条船,五千名士兵给水师主将陈闵,令其即日准备出击定海。又飞鸽传信令婺州特派员刘十九动员“圣公弥勒会”会众,组成义兵,进据兰江、富春江沿线。

    ……

    张镝也有失策的时候,这是一次注定失败的行动。

    首先是低估了元军的留守实力。伯颜率数十万主力北上后,临安的董文炳还剩下五万兵力。两淮的阿术已然收降夏贵,击败李庭芝、姜才,腾出手来,收到临安告急,便派出两三万兵马南下。江西的元军主将蒙古元帅都带也以所部数万人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