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强军修内政(二)

    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强军修内政(二) (第2/3页)

夏第一保所在的地区。设区以后,这里又成了赛夏区,原来的赛夏第一保保长郑狗如愿以偿当上了首任区长,手下管的也从一个保千把号人变成了附近的十几个堡寨上万百姓,权力和责任都越发的大了。

    郑狗的能力且先不论,至少做事还是十分积极的,眼下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更加干劲十足。工部的人下来踏勘,本来有几处工程地点可选,郑狗却主动把第一个工程揽到了自己头上。

    张镝曾到赛夏第一保视察,并称赞其为“模范第一保”,这对郑狗是极大的鼓舞,现在争取到建设第一项水利工程的机会并定名为“模范堰”,体现了郑狗想要永保先进的决心。

    模范堰的选址在流经赛夏区的一条河流上游,此河源自中部高山区,长度不过百里,但在雨季水量极为丰沛,上下游梯度大,流速急,呈倾泻而下之势,奔腾如雷,人们称其为雷公溪。

    按照计划,模范堰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首先需要在雷公溪上的各险要河段建造梯度式的拦水坝,可以一段段逐次减缓溪水的冲击力,减少洪水来时的危害。干旱时各级拦水坝又可发挥蓄水作用,通过一条条分水渠引向沿岸的大片田地。同时,在田野之间要修筑纵横交错的灌溉支渠,沟通水系,充分发挥水旱调节的功能。

    以这个时代的施工能力,模范堰的工程量实在可算是浩大了,尤其要在雷公溪上至少建造五道拦水坝,每道长二三十丈,宽八九丈,都要巨石筑底,上以竹笼盛满卵石堆砌,最后用夯土层层压实,要保证水坝不被大水冲垮。

    面对这艰巨的工程,郑狗壮志满怀,绝不被困难吓到。很快召集了手下各保甲长,分配任务,按照分工,分头动员起全区百姓出工出力。

    过去,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要征发百姓建设一些浩大的工程,或者给皇帝造宫殿、修陵墓,或者是造长城、修运河。往往是劳民伤财,给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人民当然不满,要抵抗,甚至多少王朝都因此衰败而灭亡。

    但老百姓们也都是知道好歹的,比如修宫殿、造陵寝、运花石纲都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穷奢极欲的个人享受,当然要反抗。但修水利、造农田是为了自身,为了发展生产,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无论如何都是应该支持的。

    所以不需要强制征发,各保甲一动员,人们便主动的加入到水利建设中来了。而且几乎是老少齐上阵,男女共参与,上万人有一份力就出一份力。模范堰的工地上日夜都是一片火热的施工场面。

    张镝对农田水利的事情很重视,赛夏区的模范堰作为开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当然要重点关注。开工不久后,他就抽空带着总理署的人再次来到赛夏视察,这一次张镝轻车简从,并未事先通知郑狗,而是径直来到工地,看到了众志成城的建设场景,感慨万分,挽起袖子就下去挑石担土,与众百姓一同劳动了起来。赛夏第一保的百姓大多见过张镝,很快就将他认了出来,于是“总理”、“总理”的惊呼声此起彼伏。

    郑狗闻讯,满头大汗的跑了过来,匆忙抢过张镝的担子,有些始料不及、惊慌失措。张镝却大大的表扬了郑狗,称赞他“脚踏实地、敢为人先”。

    郑狗得了总理的表扬,心中一热,当场拍胸脯保证,一定在下一年雨季之前建成模范堰,并喊出了“埋头大干一整年,要让荒滩变良田”的响亮口号。

    张镝听了非常高兴,就在工地上即兴做了讲话,其中有“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流求的穷山恶水斗其乐无穷”之语,讲话的最后,张镝表示要让整个中兴社都向赛夏区学习,学习他们改天换地、勇于斗争、大干快上建设模范堰的精神,发出了“水利学赛夏”的重要号召。

    张镝的这次讲话,尤其是“水利学赛夏”的号召即时被随从人员记了下来,几天之后就被礼部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