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强军修内政(四)

    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强军修内政(四) (第2/3页)

之徒,只要有船,就有的是冒险者。在庆元、在泉州、在广州,乃至安南、真腊、三佛齐,只要商队一靠岸,找个地头蛇传个消息,或者在当地低档的饭馆酒肆里稍作宣传,立时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廉价水手前来应募。每次中兴社的条件都开的很丰厚,除了按时月结的薪水,走完一趟货,船员们还有一定比例的利润提成,每个船员还都可以携带一定重量的私货,靠港后自行售卖,收获归自己。这对于那些衣食无着的人们是多么大的吸引力,所以尽管中兴社的贸易船队不断扩张,却总能迅速的补充船员,早期跟随中兴社的老船员们很多都已经做了管理者,负责管船管人管货就行了。

    每有商队出洋,往往是三五成群,以大海船先导,中小型船跟随,有一支小型军队的规模,火力上更是一般的小海盗想都不敢想的。商路周边的海盗水匪基本上都被打怕了,看到中兴社的旗号就远远的避开。基本上,只要不是碰上了大规模的元军水师,中兴社的商队几乎可以纵横海洋。

    对张镝而言,如果仅仅为了自保,占岛称王,凭现有的水师战力就已是足够,但为了将来进取,则又必须同样重视陆军的建设。

    陆军方面,其实也毫不逊色。

    有赖于三级兵制的实施,中兴社现在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皆兵,从十六岁到六十岁,不论男女,只要还拿得动刀枪就算作民勇的一员,四五十万百姓中,除去剩下的老弱病残,可以编练民勇三十万。民勇不需要太多训练,只需要参加农闲时的集训和每年两次的会操。不到最后关头,民勇是不需要上战场的。之所以要坚持定期训练,是居安思危,让他们永远保持军事优先的备战氛围,万一到了紧急时刻,中兴社也可快速的武装起大量的后备兵力。

    从三十万民勇之中,择其精壮,编为材勇,材勇之数也将近十万,每一堡寨一两千百姓就有数百材勇。材勇可以算常备军,类似于隋唐时的府兵,寓兵于民,平时生产,三日一操练,编制与兵器都比照正军,战时正兵不足时可直接召集上阵。

    正军是真正的脱产军队,也是中兴社武装力量的主力。在张镝精兵策略之下,至今也没有扩编太多,总数保持在三万余人,不过优胜劣汰,士卒更加精强。

    在流求经过整编,中兴社的军队结构更加完善。编制上,以十名士兵组成一什,由什长带领。五什为一都,设正副都将。三都为一队,由正副队将带领。普通的一个战斗队一般是一百五十人上下,刀盾、枪矛、弓弩手各自约占三分之一。队以上是营,由正副营将统领。一个营就可以看做一个比较基本的战斗单位了,能够独立开展一些中小规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