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纵贯流求 修驰道直通南北(一)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百零一章 纵贯流求 修驰道直通南北(一) (第1/3页)

    近些年中原战火连绵,尤其是数百年来富庶繁华的锦绣江南也沦于异族之手。江山鼎革之季,总是百姓苦难之时,或因战争家破人亡,或为避乱四处播迁,饥饿、无助的流民相望于道。

    这个时候,横空出世的中兴社就如同黑暗中点亮的灯塔,是绝望中升起的希望。

    而中兴社这些年一直将人口作为第一资源,从成立之初便专设招才科,注意招收各类人员。机构改革以后,原来的招才科功能更加全面,由多个部门的人手联合重新组成了移民局。

    移民局的功能组成是多方面的,而且从明暗两条线开展工作,明的有“养济院”和“惠民药局”。养济院从表面看像是由好心的富人士绅自发的赈济孤贫行为,实际上却是由户部暗地里主导,依托中兴社的财力物力,在各地广设粥棚和义舍,让贫无所依者有地方遮风挡雨,更有一碗热粥让人勉强活下去。

    养济院在施粥的同时,自然也会“顺便”告诉饥民们,这一切恩德,都是由“中兴商社”一位姓张的大官人施舍的,这位大官人还在东海之上创立了一番大基业,广招百姓去屯种,只要去了,每家每户分田地,收成全归自己,人人可以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绝望中的人最需要一根救命稻草,就如失落者容易皈依宗教。而中兴社更比追求来世极乐的宗教更有吸引力,是实实在在改变现实困境的希望。被养济院赈济过的人们自然而然就对中兴社充满向往。

    惠民药局则是医药部派出的机构,以中兴药局为蓝本,派驻医官在沿海各大州县行医治病,形式上与养济院有点类似,两者相辅相成,很快就在流民之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东方的海上有个大救星,他就是咱敬爱的张总理!”不知从何时起,中兴社和张镝的名声开始在民间广为传唱。

    养济院和惠民药局都是摆在明面上的,借着施粥施药帮助贫民的机会去扩大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大张旗鼓的去招徕流民。因为自从大宋小朝廷不断南逃以后,江南各地已经被元庭设官统治,总不可能在敌国官府的眼皮子底下迁徙百姓。

    所以除了养济院和中兴药局两条明线以外,真正负责组织、运送流民的还有一条暗线,名为“河海帮”。原本这是一个寻常的江湖帮派,由跑船的贫苦船工自发组成,在江南各地分布很广,逐渐与中兴社在各地的河海渡口和码头上组织的码头帮形成竞争,经过几番较量,从斗争到合作,如今这个帮派已完全被中兴社的势力控制并更加壮大,现归口贸易部管理。

    一番统合改造后,河海帮就主要用于向中兴社的后方输送移民。帮众们一般都是各条水路上的寻常船家,也有在码头、渡口做工的,还有一些会混入到逃难迁徙的贫民群体中去,与养济院、惠民药局的人有私底下的联系。

    物色到那些走投无路的流民,河海帮的人就会有意无意的接触,透露出自己向往着出海去投奔中兴社,还想凑几家人搭伴同去的意思。待有三五家贫民决定加入,他便带着他们找到河海帮的弟兄,搭船出行,沿海各大港口总有中兴社的船只定期往来,于是小船就换大船,几百人一批运往流求等地去,到地方后自然就有中兴社的安置人员过来接手。

    中兴社对移民的组织、运送以及安置,已经形成了一个十分成熟的体系,各部门配合的已经很熟练默契了。

    流求足够大,中兴社也有能力安置百万人口,但人口的快速增加给后勤带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