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载舟覆舟 民为水我为舟(二)

    第二百四十章 载舟覆舟 民为水我为舟(二) (第2/3页)

,张镝的人不了解实情,也没法遍地抓壮丁。只有全民识字倒吸引了一些好奇的乡民,但也是差强人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过是闲汉们瞧个热闹,效果可想而知了。

    “自古打天下易,守天下难,东翁忧心的想必是泉州的治政?”邵靳察言观色,小心的提问道。

    “先生可有良策,恳请教我!”

    邵靳按捺住激动的心情,作为谋士他还没有为新东家献过一言一策,一直都期望着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智谋,为这一问他已经准备了好久,为此不惜磨破了鞋底到下面奔走了几日。凭着几十年来对泉州的熟悉,他认为是找到了到了问题的本质,也很清楚这位新东家派下去那么多官吏却一无所成的原因。他清清嗓子,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合盘托出:

    “东翁可知道,泉州七县,有五大家吗?”

    “是林、郑、周、吴、张吧?”从下面人的报告中,张镝也听说了治下有这么权势极大的五大家族,都说泉州城里以蒲、赵为大,七县之中则以五大家为长,而今城内赵家的宗亲们早就被蒲寿庚连根拔了,蒲寿庚也已经满门死绝,但泉州以外七县城乡的林郑周吴张这五大家却毫发无损甚至在蒲赵两家竞争者败落后发展的势头还更猛了些。

    “没错,在泉州,七个县的县令都是摆设,知州也只管城内的一亩三分地。出了城,这五家的家主才是爷!新来的父母官若不主动上门去五族族长家中“吃茶”,恐怕连税收都收不上来。”

    “竟跋扈至此!他们哪来的权力?”张镝听闻官府都要向这五姓低头,甚是不悦。

    “东翁有所不知,这五大家产业众多,田庄遍布,建的坞堡比县城还要坚固,家家都隐匿丁口为私属,多的上万,少的数千。最大的林家控制了德化县的赤水铁场和倚洋铁场,手底下少说也有两三万矿丁;郑家则与林家世代姻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