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载舟覆舟 民为水我为舟(三)

    第二百四十一章 载舟覆舟 民为水我为舟(三) (第2/3页)

心拥护的毕竟是少数,对于城内外几万、十几万的流民、灾民而言固然是得到了恩惠,但对百万泉州百姓而言,影响就微不足道了。人都是无利不起早,如果没有一点好处,凭什么让老百姓拥护你、跟你混?而宗族大家的家主却可以利用手上的资源和权力,轻而易举的笼络人心,带头分点祭礼、修个桥铺个路、或者青黄不接时缓两天租,只需将嘴里吃进去的东西让出来一点点,就足以让乡民们感恩戴德。

    这三优三劣都是邵靳在泉州的多年经验和深入调查得出的结论,基本上与此前张镝从手下获得的反馈相一致,这也正是张镝所忧虑的根源。想要打破五大家族的藩篱,实现对泉州的完全控制绝非易事,这远不是派出军队征服可以解决问题的,纯用武力只会引起遍地烽火,将泉州这块基业打的千疮百孔。必须恩威并施,文的武的手段都要用,两手都要硬,让这百万之众彻底的融入自己的事业之中。

    “先生有何良策,还望不吝赐教!”张镝态度诚恳,知道邵靳是有备而来,向领导汇报总不可能只讲困难不讲办法吧。

    “卑职有三个对策,第一,则以泉人治泉,泉州人杰地灵,历代不缺忠臣义士,若以国家大义相感召,群贤毕至,治理泉州又有何难事!”

    这一点张镝也已经想到了,打算多派些中兴社治下的泉州籍人回来,让他们到本乡本土做事,想必能事半功倍。至于广招贤才,也是应有之义,不如就按邵靳所说的去做,于是微微颔首道:“招贤之事,就有劳邵先生了!”

    邵靳赶忙避席再拜,誓不辱命,招贤乃是人事任命的大权,派他一个归降不久的人去做,不仅是莫大的权力,也是莫大的信任。感激的行礼后,继续献言道:“第二策,释放公田,以优厚政策广招贫民屯种,卑职已做过计算,泉州原有公田不过几千亩,但现已剧增至三十余万亩,东翁请看泉州田册便可知道。这么多田地足够屯民数万家,可集中原有佃户授以田契,再招无田贫户补充,减其租赋,岂不是活民十万的大功德,还怕他们不忠于东翁吗?”

    这段时间以来,泉州变故频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