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

    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 (第2/3页)

茶馆里,靠角落的桌子上对坐了两个人正在窃窃私语,其中一个年纪轻的才二十几岁,另一个年长的约摸有五十许。

    “曹五爷,您是州衙的老人,还请指教,这案子我们接下来该怎么查?”那年轻人神情谦恭,向对面的年长者请教。

    “请教哪里担得起,徐队长您才是头儿,要咱做啥,您一声令下就是了!”不知是摆架子,还是真谦虚,那年长者倒似乎并没有指教的意思。

    这两人都是州衙执法队的人,年长的名为曹云,做过几十年的衙门捕快,人称曹五爷。年纪轻的名叫徐青玉,庆元人,是流求本岛培养出来的事务官。

    因为泉州百废待举,很多事都还在草创阶段,比如城内外的民事管理都还是军政一体的形式。原本衙门里的捕快、吏役因为陋习太多,被裁汰了一大半,只留下一些口碑稍好、踏实肯干的。又从流求本岛的事务官和培训班学员中选拔了一些优秀人才,与留用的旧公人们组成了执法队,就用执法队代替过去的三班衙役。

    州城的执法队正式编额只有五十人,各县则不过三十人。与过去衙门里的在籍吏员人数相当。但这么一点人要负责侦办各类民事、刑事案件,维持社会治安,人手显然是不足的。过去官府一般是采取签发劳役,让老百姓免费来做“临时工”的方式,还有许多白役、帮役是自己主动替官府跑腿的。所以表面上一州一县只有几十个正式差役,但那些“免费”的临时工却往往有数百乃至上千人至多。不论是劳役、白役、帮役都是没有薪水的,但人都是无利不起早,总能想出各种明目捞钱,只要手上有一点权力,就想方设法弄些好处。他们既无待遇,也就没有约束,狐假虎威,压榨起百姓来比谁都狠。

    张镝在流求时就已经革除了这类弊政,用事务官制度,代替了旧式的差役。泉州的执法队也是如此,从流求调来的人都是登记造册,具有正式事务官身份的。衙门里的留用公人则需要经过半年的考核,确实符合要求的才能继续任职,取得身份。

    徐青玉虽然年轻,已经是正式在编的事务官,而曹云一把年纪了却还在半年的考核期内,故而有了上述对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