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议

    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议 (第2/3页)

诸王中,土地、人民,以二十分计之,乃颜独得其九,其余忙兀、兀鲁、札刺儿、弘吉刺、亦乞烈思五投下共得十一。就在帝国以以重兵防御西、北方向的海都和昔里吉的时候,乃颜见有机可乘,自恃军队众多,封土广大,谋起兵响应海都,对忽必烈进行东西夹击。不久前,辽东道宣慰使向朝廷呈送了密报,称乃颜“有异志,必反”,这一面的局势也已箭在弦上了。

    帝国的北征大军虽有三四十万之多,但要分布在广袤的草原上,面临几个方向的叛军,人数并不充裕。但如果没有直沽的意外,北方草原还是可以慢慢平定的。经过几年的远征,漠北、漠南的战事好不容易有了起色,伯颜、土土哈部在鄂尔浑河上大破昔里吉军,收复了和林。汉军都元帅阔阔带、李庭北逐撒里蛮,大将阿尤、重臣相威西戍别失八里。三面叛军眼见就可以打破一面,正需再加一把劲的时候。如若再要防备将反未反的乃颜,兵力就更不敷使用,或许还得增兵,想要抽出十万人来,谈何容易呢?

    那么再把眼光放到南方,南方伐宋的军队也不过三四十万,其中还有一大半的新附军。当年丞相伯颜北征,抽走了大部分精锐,使得早就要亡国的残宋撑了几年竟还吊着一口气,甚至能时不时发起几次反攻,造成不小的麻烦。如今东南沿海的反抗军此起彼伏,打着宋军旗号的民间义勇死灰复燃,还有江淮、山东的红巾遮断道路,南征军早就捉襟见肘,若再抽十万人出来,各种反抗力量必然趁虚而入、势力大张,那简直就等于是放弃了江南!

    就皇帝与大部分蒙古贵族们本意而言,北方的草原地位更重。但江南是整个帝国的财赋重心,江南一失,中原就要动摇,甚至整个大元帝国都有崩盘的风险。

    动漠北还是动江南?

    就好比问一个疯狂的赌徒,下一局押左手还是押右手?

    不管右手还是左手,都是十指连心,都是肉呀!

    南北都不可舍,但大都更应该救,那是帝国的心脏与中枢。杨村驿正是插在帝国胸口的一枚钉子,为了拔掉这颗钉子,皇帝或许还真不得不冒着折损一条手足的风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