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还是求和

    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还是求和 (第2/3页)

中兴军的旗号和威名,走出独立自主的第一步。这两个目标显然已经超预期的实现了,期间大大的灭了蒙古人的威风,伸张了我大汉儿郎的志气。但中兴军上下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人员需要及时进行休整,军火器械也需要得到补充。

    元廷举行朝议要调南北精锐进讨杨村驿的消息转眼就被张镝得知,他可没打算让自己的二郎直面蒙元的举国之力,所以也是时候暂避锋芒了。

    但也不能这么轻轻地来又轻轻的走,走之前,张镝还打算赢取更大的收益。生意做的多了就有了商人的惯性思维,凡事都要榨干对手最后一点价值。他知道元廷比自己急切的多,急于结束战事,利用他们的迫切心理讨要一点好处总不为过吧?

    “主公,丙字第四号特情从大都传来情报,与您预测的一样,鞑子已经派人来了!”陈复一脸喜悦的踏进张镝的大帐,禀报元廷遣使而来的情况。

    “好,见!”

    张镝的老朋友,叶李,叶舜玉,再次被委以重任,他带着皇帝的圣谕和丞相阿合马的手书,要来“招安”杨村驿的中兴军。

    第二次了,叶李再次尴尬的求见这位昔日的同窗好友。

    本已割袍断义,没有情面好讲的了,叶李对此行没抱太大的希望。他不知道张惠、阿合马的盘算,也不知道张镝的目的。他浑然不知自己其实只是一个工具。

    自从被简拔于草庐之中入京面圣过后,叶李深受皇帝的恩遇,不仅加官进爵,还被准予每五日进宫侍讲一次。这是天子的隆恩,臣子的无尚尊荣。过去这么多年在大宋朝廷中屈居下僚,想得到而得不到的尊荣却在大元朝全部得到了,叶李当然铭感五内。所以他把过去对大宋的一腔热忱全都转移到了大元,他也要把所有的忠臣职责都报效给当今的大元皇帝。

    所以他来了,毅然决然的来了。甚至带着点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这位已经与自己决裂的昔日好友,会不会一怒之下斩了自己?

    多虑了,叶舜玉先生,我们的张总理从来不是那么绝情的人。

    凡事,都是可以商量的嘛!

    “舜玉,还真是你,别来无恙啊!”

    老朋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