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来的特派员

    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来的特派员 (第2/3页)

根在南北分派中同属江淮系,但中军内部的海东盐工和小刀会会众之间实则泾渭分明,战时可以合兵,驻屯时都各自分营。

    如果以四个师为单位,则姚大的江淮独立一师兵力最多,且姚氏八兄弟除了姚七、姚八两位小将被张镝带走听用。其余六人从姚大至姚六都在红巾军中,都是敢打敢杀的战将,手下小刀会骨干也多有勇猛善战之辈,可以说兵多将广,让姚大隐隐有凌驾于其余三部头上的意思。

    当下姚大所部重点往西南攻略,以姚二掠泗州、姚三攻濠州、姚四屯高邮;瞿根所部目标则往东,以部将瞿十五抄掠盐城;周黑炭与陆十千主要向北进取,派部将谢幺向徐州进兵,陆十千自取邳州。

    收到中兴社本部的消息后,四位主将都到山阳城汇聚,迎接泉州来的船只。几艘大船运来了红巾义军急需的粮草辎重、兵甲器械和药材,甚至还有少量新式火器。

    另外,还有一些本部派出的人员。

    首先是四位特派员,分别是任岂潜、林日起、朱牧、夏臻,兼任四个独立师的师部参议官,其中又以任岂潜为首,任命为红巾义军总参议官。

    任岂潜是文部元首袁镛的弟子,也是参加过第一次勤王的庆元秀才兵的早期骨干。其余三人也都是军官特训班出身的佼佼者,从基层军官中成长起来,有实战经验,又有政治素养。

    吸取了第一批特派员的教训,张镝对特派员的选派更为慎重,不仅仅要求忠诚无二,更需要德才兼备、文武双全。

    因为邢四、吴光的败亡,江淮两个独立师已经相当长的时间没有特派员了,而山东的部队本来是周黑炭作为特派员,但既然分为两个师,周黑炭也独立领兵,自然需要有新的特派员兼师部参议官。

    特派员的职责是主抓军队思想政治,因为外在军队远离本部,如果思想不能统一,必然会产生离心,甚至成为一盘散沙。

    军事上,特派员兼任师部参议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