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军议风波

    第三百二十五章 军议风波 (第2/3页)

撞叮叮当当……

    这是鲜明的等级分别,军官吃小灶,中军有酒肉,壮军管饱,辅军喝汤。这与中兴军官兵平等的理念又大大的冲突了,不过义军人数太多,吃大锅饭也未必合适,作战部队总要吃的好一点,但上层的奢靡之风是必须要刹一刹的。

    “军中粮草还能支持多久?”

    一直面无表情的任岂潜见这情形,开口询问。

    众人都看向了姚三,他是大本营的粮草总管。

    “城中尚有军粮二十多万担,可维持本部大军一月有余,外出攻略部队则就食于当地,无需本部供应。”姚三将手指着城中心的一片建筑,向众人表明粮仓所在,近些日子军粮应当是可以保证的。

    “淮阴亦有粮仓,供应淮北义军一月也当有余,此番从泉州运来十万石,又可给全军多支撑一段时日。”周黑炭也补充了自己所部的军粮状况,义军粮草都来自于抄掠地方,中兴社的粮草支援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红巾大起,地方农业生产大受影响,农民的口粮都被搜刮一空,生活无着,很多地方饥荒,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更多的人则铤而走险参加了红巾,红巾人数越来越多,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更多的地方糜烂,再有更多的百姓参加红巾,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因为这场乱事,百姓们家破人亡、骨肉分离的不知凡几,被裹挟着蹈过鞑子的刀枪而死伤的也不知凡几。而所谓义军的领导者们却还过着奢靡无度的日子,这与那些残暴不仁的鞑子有什么区别?

    这大概就是总理所说的“隐忧”,大概就是行前总理殷殷嘱托千万要遏制流寇主义的理由吧!任岂潜面色凝重,内心激荡,暗暗下了决定,一定要牢记总理的嘱托。

    中兴社是要解民倒悬的,中兴军是要吊民伐罪的,此行,义无反顾!

    巡城大概就是个过场,特派员们在此前的情报中也大致了解到了红巾军的现状。

    接下来,擂鼓聚将,开会。

    任岂潜主持会议,坐了主位,又让姚大很是不悦,冷着脸、叉着手,做出漠不关心的样子。

    “首先,宣布一下总理署的几个人事任命!”任岂潜清清嗓子开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