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

    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 (第2/3页)

圭失以回回炮轰开徐州城门,周黑炭的部将谢幺战败投降,为元军先驱,接连拿下淮北诸州。

    元军以十万之众,又收服了大量的红巾败兵,这些炮灰们换种旗号,又继续做炮灰,淮东受红巾肆虐大半年之久,民生早已凋敝,粮草不足,元军乐的把他们往死里用,还能少耗点粮食。

    被四面围攻之下,周、瞿、陆三个独立师屡屡受挫,元军则越打越顺手。尤其是张弘范的本部铁骑,如一把尖刀,渡过淮河后就从南到北一插到底,专撵着红巾主力穷追猛打,打的各路红巾闻张色变。

    形势急转直下,轰轰烈烈的红巾之乱陷入了低谷,这与总理署的推演基本是一致的。还好此前四名特派员按照本部的命令及时转变了战略,精简人员、整训队伍,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为最大程度的保存实力,任岂潜要求义军都督府按照总理的既定方针,化整为零,分散潜入山泽海岛建立根据地,打游击战。

    ……

    泉州。

    张镝正紧锣密鼓的筹划攻取全闽的战略。

    几日前,李奇的第三师从吕宋凯旋,中兴军五万正兵终于集齐。

    五万精兵攻下八闽尚有余力,但要守住这六州、二军、几十个县的地盘就略有不足了,正兵作为尖刀,应以攻为主,分散到各州县就无法发挥最大的作用,寻常的驻守巡逻用材勇即可。

    按照惯例,如果是农忙时节,材勇不可轻动,至少要保证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参加劳动,以免影响农时。而冬季正值农闲,各地材勇民兵都进入集训阶段,张镝决定,这次就用实战来代替集训了。

    总理署发出了紧急动员令,发动泉州材勇六万,梭标队十万,再从流求本岛调资深材勇二万人入泉。

    万事俱备。

    景炎二年十二月初六日,张镝在泉州西郊大阅兵马,计有三个主战师,一个骑兵师,一个水师,二十个材勇师,共二十二万余人,大举征伐福建。

    征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