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号特情(二)

    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号特情(二) (第2/3页)

渐败坏而忧愤成疾,郁郁而卒。

    王安节却因为身受重伤,无法远走,在乡民救护下隐蔽养伤几个月,伤愈后原计划带着几名亲卫南下归建,辗转跑到杭州,但宋廷早已举城投降。又听说残宋在福州成立了行朝,便想取道庆元出海,未至庆元就听闻残宋又丢了福州,逃往海上去了。大半年的时间里千辛万苦追寻宋廷,却赶不上残宋败退的速度,眼见得复宋无望,心灰意冷,几个人又无盘费,值钱的物什都已经典当一空。到了余姚便无法再走,只得卖一把力气,与人佣耕憔采过活,好似那无人识得的千里马,被用来拉车驮货而埋没了。

    就如此安分守己的日子又过了一年半载,期间江淮的红巾轰轰烈烈的闹将了一阵,中兴社的声名大振,以至于庆元港和钱塘江口都曾出现过中兴社炮船耀武扬威的巡游。邻近的四明山区也有人啸聚起来反抗官府,据说是黄林镇的一帮秀才兵,能文能武,本事了得,与那威名远播的中兴社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余姚的这段时间,王安节自然知道中兴社这个组织的存在,也听说过张镝的大名。也曾动心过去投靠这面抵抗暴元的旗帜,但一则自己志气消磨,二则也无人引荐,最终也未能成行。这回州县大肆搜捕红巾贼党,王安节意外受殃,倒是机缘巧合,被慧眼识才的余姚县典史沈汝楷所救。这沈汝楷实则是中兴社特别军事情报部甲字分司第三十六号特情,被安排潜伏在余姚县城,并运作了一个典史的官职。庆元城郊卖茶的李掌柜正是他的联络人,也是另一位特情。

    特情们在地方上既搜集情报,也寻访各类有志之士、发展外围,壮大自身的力量,像王安节这样的英才正是中兴社大力寻访的。

    ……

    割据福建是张镝为进一步逐鹿中原而迈出的有力一步,但福建的地利形胜自守有余而进取不足,想要达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目标仍旧是任重而道远。

    为此,张镝加快向四方布子,中情部的运作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就近部署在浙闽沿海的甲字号分司、两江两淮的乙字号分司已经正常运作,就连远在西南、西北的己字号分司、庚字号分司也已经有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