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号特勤(三)

    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号特勤(三) (第2/3页)

兴军凭着舟船和火器的优势可以施加较大的影响,半年前的那场红巾之乱就足以证明这种影响力之大,当时南北震动,朝野不安,两淮这条本已僵死的龙尾又将蒙元帝国狠狠的甩了一道。如果张镝不顾及红巾军的流寇主义风险,也不忙着进取福建,往两淮再加一把火上去,那么荆湖也难免被延烧到,中间的龙身也要活动起来。四川的龙头却实在太远,地理上又相对封闭,很难受到波及,哪怕将来中兴军水陆并进全力进取,也不大可能穿越重重阻碍深入到巴山蜀水之中。

    龙尾打龙头是很难的,龙头下龙尾却有利的多,蒙古人攻宋也是按着上游到下游的顺序。当年宋朝泸州知府兼潼川路安抚副使刘整投降蒙元,元军得以在川中站稳脚跟,集聚船只和甲兵顺流而下襄阳,待襄阳守将吕文德投降以后,长江上游尽失,两淮也再难挽回颓势,阳逻堡、丁家洲、焦山,一败不可收拾。

    对于炮舰见长的中兴军而言,从两淮进取荆湖、巴蜀一路都是逆水,形势必然被动,如若在川蜀龙头上出一支奇兵,控扼上流,可随时出元军后背,中兴军主力则从两淮出击,龙头龙尾一齐动了,荆湖的龙身首尾不可兼顾,兵力益分,整条长江防线就有可能重新建立起来,巨龙又可横亘在元军跟前。战局将回到元军攻陷襄阳以前,江南可能一举翻转。

    ……

    心想则事成,或许上天也要给张镝送这么个绝佳的契机--王安节。

    王安节,被中情部甲字第三十六号特情沈汝楷所发掘的这颗蒙尘的明珠,被伯乐所遗忘的这匹千里马,正是张镝最需要的人选。

    好男儿毕竟不愿意就这么徒死牗下,王安节从余姚县大牢死里逃生以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按照沈汝楷的指引去了庆元东郊茶庄,在那里听了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中兴社,这个名字让心灰意冷了许久的他又恢复了几分热血。

    从庆元港口出海,有秘密的通信船往返于泉州,这一段海路早就已经在中兴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