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谋定川蜀

    第二百三十八章 谋定川蜀 (第2/3页)

口首先就提到了王安节参与的常州之战。

    “唉!总理尚记得常州之战,还记得那十万军民的血……”

    常州是王安节最惨痛的一战,也是最辉煌的一战,可惜最终还是失败了,有多少人还能记得他们这些失败者?

    张镝记得,这便够了。

    “国事日败,但英雄岂能被遗忘!”

    “英雄……”

    “是啊,王兄与令尊忠壮公这样的人物正是在下仰慕已久的英雄!”

    张镝话锋一转,便提起了王安节的父亲王坚。

    “家父亡殁十八年,当年的钓鱼城已然一场空!”

    “合州尚存,岂言一场空呢?”

    “合州尚存!?”

    “没错,川东都还在坚守,某早有遣将入川之念,只苦于无合适人选而已!”张镝也不绕弯,很快说到了四川的守战,并打眼去看王安节。

    说到这里,木头也该知道张镝的意思,王安节立刻跪地请命:“总理但有驱驰,末将万死不辞!”

    “快快请起,有王兄此语,张镝又何忧焉!”

    王安节虽是武将,但心思细密,这样的一步步引导之下,自然能明白其中的意味,川东、合州、钓鱼城,这是有意派他回四川,要给他一个机会去恢复当年父亲的荣光!

    确实如此,其实在这之前,远赴川东的班底早已经选定待命,就只等王安节这里的进度了,实际上即便王安节不可用,张镝也不会放弃深入四川的计划。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检验,又经张镝的亲自接见后最终确定了王安节的可靠。总理署随即宣布成立四川都督府,作为中兴社遥遥控制巴蜀之地的临时军政领导机构。

    都督府以何绍基为都督,王安节为副都督,李世遥为总参议官。

    何绍基被任命为都督主要是基于两个因素,一方面因为泉州回乱的过错被问责,需要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虽然那不能算过错,换做别人情况只会更遭,但他作为当时留守泉州的一把手,必须要承担责任,现在他被解了师长之职,总理署已从兵部调了李申南担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