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二)

    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二) (第2/3页)

南的事犹豫不决的时候,张弘范的意见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的态度与已故的忠臣董文炳是一致的,都是极力要求统一南方。

    最终皇帝接受谏言,决定南征,并任命张弘范为蒙古汉军都元帅,主导伐宋之事。

    皇帝已经命令从辽阳行省调兵十万,加上两淮兵五万,荆湖兵二万,江东、两浙兵三万,共二十万兵马南征,还有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守兵,东南一带的兵马总数当在三十万以上,将由张弘范全权节制。

    张弘范奏言统军大任不能专于他一个汉人,应该让“国人”为主,或者至少让国人作为监军。但皇帝却对他表示了充分的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九拔都的忠心要比“国人”更甚,绝不能与那些叛服不定的汉人相提并论。

    临行前,皇帝又赐予锦袍玉带,以示尊荣。但张弘范却婉言拒绝了,他认为做将领有骏马宝剑和盔甲就够了,锦袍玉带应该赐给文人。皇帝听罢更为高兴,让马监牵来御马,亲自挑了一匹西域得来的宝马赐予张弘范,又令人打开皇家府库,里面的宝剑和盔甲让张弘范任意挑选。

    张弘范感激的跪谢天恩,接受了剑、甲之赐,皇帝在军前当众告诉他,南征的军队里只要有人不听命令,不论是国人还是汉人,都可以用御赐的宝剑将他正法,这大大的奠定了张弘范的统军威严。

    远在江西隆兴(南昌)的大将李恒则被皇帝任命为蒙古汉军副都元帅,作为张弘范的助手。

    李恒在征讨江西、广东的战事中功劳卓著,是塔出之后的将领中脱颖而出的人物,五破岭之战还率部突袭擒获了宋军的重要旗帜之一文天祥。以此军事才能,是足以担当重任的。

    张弘范和李恒等于接替了董文炳和塔出的空缺,并且他们的权力更大,地位还更加突出了一些。

    他们两人当中,张弘范是汉人,李恒是西夏人,都不是蒙元的“国人”,却忠诚的要替蒙古人担任伐宋的急先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

    “陈哥哥,今天下值了!还是清茶?”

    “嗯,还是清茶吧!”

    每次见到小兰亲切的喊“陈哥哥”,陈达的同袍们就要起哄,让他感觉怪不好意思,但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