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兴大会战(八)

    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兴大会战(八) (第2/3页)

以前,“甲字一百三十一号”潜入婺州,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确认了黄之观是个值得策反的对象,便用各种方式接近渗透,终于完全取得了他的信任。

    “甲字一百三十一号”一直都在黄之观幕府中深受信任,平常看起来似乎跟普通的门客没有两样。不同的是他似乎对南边的行朝了解甚多,总能提供一些最新的消息。

    有时候两人心照不宣,黄之观猜得出“甲字一百三十一号”大概是什么身份,“甲字一百三十一号”也基本揣测的出黄之观的心思。

    随着祥兴北伐的声势一日紧似一日,婺州也不可能置身事外,这层窗户纸终归还是要捅开的,是时候动用黄之观这步棋了。

    当然,行事需要讲究策略,并不能那么直接的摊牌,还必须要推上一把。黄之观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就是优柔寡断,虽然还心存忠义,却太顾惜羽毛。他做了几十年的宋军将领,吃了赵家几十年的饷,对大宋是有深刻的感情的,但这种感情还没法超越身家性命的分量。如果直接的鼓动他造反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甚至会适得其反。一定要让他感觉到切实的危机临近,逼着他做出选择,这个选择当然是有一定方向性的。

    于是几天来婺州城中忽然传出新附军要造反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甚至点名道姓的指出黄之观手下的几个得力将校是宋军潜伏的细作。

    总管马吉为了讨好蒙古老爷,也为了排挤这个不上道的黄之观,添油加醋的将风言风语向达鲁花赤木兀兔做了汇报。

    木兀兔听风就是雨,凭他的脑子不可能去分析来龙去脉,只知道强硬的勒令黄之观交出那几个宋军细作。

    这是件没影的事,黄之观可以确信自己的几个手下亲将绝不是什么宋军细作,当然不可能把他们交出去含冤受屈,但是不交就是抗命,势必要引起木兀兔的严厉追究。

    事情拖延了几天,黄之观别无他法,只能这样拖一天是一天,但木兀兔那里交代不下去了。婺州总管府的几个蒙古兵气势汹汹的来到管军千户所捉拿那几个涉嫌造反的嫌疑犯,并且要黄之观一并前去解释清楚包庇罪犯的情由。

    黄之观不敢抗命,似乎只能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