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兴大会战(十五)

    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兴大会战(十五) (第2/3页)

   张弘范的幕僚军师们建议应该利用己方楼船高大的优势,结成船阵,居高临下以杀伤小船上的宋军。船阵以大型楼船围成一周,像一个水上的移动城池,低矮小船上的中兴军若要接弦就必须像攻城一样蚁附攀爬,难如登天,己方没有不胜之理。不过为了船阵的稳固,须以铁索相连。

    铁索连舟听起来好像很熟悉,远的如三国曹阿瞒、西晋王濬,近的如焦山的张世杰。后人开了上帝视角,觉得这种办法蠢不可及,自我限制了机动性,但在那个船只动力全靠风帆和人力的年代,这在某种程度上已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大船在内河和内湖打水战机动性本就很有制约,而且冷兵器时代很多时候所谓的水战其实也就是换了一个战场,从陆上换到水上,仍旧是步兵打步兵那一套。大船连在一起增加平稳性,方便步兵在各船之间往来运动,防止单独的大船被小船围攻,可以有效的抵御敌人,这相当于把水战换成了攻城与守城之战,铁索连舟的防守方具有天然的优势。

    当然,由于铁索连舟无法行动,确有遭到火攻而失败的前车之鉴。

    但火攻不仅仅是个技术活,更是一个运气活,顺风顺水才能放火,但是风什么时候成,什么方向,这种天气预报的活可不是一般人能预料的。

    史上因铁索连舟而失败的事例是有的,但也不乏成功的例子,比如西晋的王濬以此法而破灭了东吴。

    唐人有诗云: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所以任何战术都要根据现实情况,没有一定坏的战术,也没有一定有效的战术,要看何人、何时使用。对张弘范而言,以楼船船阵铁索连环应该就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

    大胆假设一下,如果没有那一场东风,东吴是否还能破曹操?

    ……

    两军相持数日,往来几十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