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岛攻略(七)

    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岛攻略(七) (第2/3页)

水漂,幕府的恩赏越来越小气,甚至常常只是一个空口许诺。

    对统治者而言,让军人破产是最危险的事情,但这些年这样的事一直在发生。

    实际上,像竹崎季长这样的武士们的困局有来已久,表面上是幕府和朝廷的寡恩,但其实对武士们造成更大影响的还有来自岛外的商品经济的冲击。

    自唐宋以来,日本诸岛渐渐向西方的中原大陆开放了市场,到了南宋,日宋贸易发达,大量的宋国商品和宋国货币充斥了日本各地,尤其到了近几年,中兴社的猛然崛起,使得海上贸易得到了爆炸式的发展。商业贸易的猛烈冲击下,武士们所依赖的以土地和粮食为本的小农经济面临瓦解,整个社会上至贵族公卿下至庶民百姓,都对新兴的货币经济产生了依赖和崇拜的心理。

    换句话说,社会上有钱人越来越多,武士的地位反而越来越不值钱了。

    由于御家人的财产来源基本上只有土地,但家族的封邑领地都是相对固定的,而家族仍在延续,子孙后代可能是越生越多,加上日本当时实行的是“分割相续”的遗产继承制,即是老子死后,诸多儿子,嫡系和庶出都有资格继承土地,这样的话原先的封地越分越细,越分越少,后代的御家人手中的土地收入也越来越少。

    在这样的形式下,御家人的生活自然出现了困苦的局面,他们要负担马匹、盔甲和武器的花销,还要承担战争的义务和幕府沉重的番役,为了应付沉重的负担,很多时候只有去商人那儿去借贷,不行的话再借高利贷,利滚利驴打滚,许多中小武士便被这些东西压的透不过气来。到了无法偿还的时候,只有最后一招了,那就是将祖先代代相传的地产给卖掉,接着就是破产了。

    这种情况下,不少武士或是破产,或是由于主家的财政困难而流落四方,而另一方面,一些原本不是世袭武士阶层的平民地主,也就是当时所谓的“百姓名主“,却逐渐壮大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