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临安难安 又惊闻焦山大败

    第二十六章 临安难安 又惊闻焦山大败 (第2/3页)

决一死战。这是决定南宋生死存亡的一战。战前张世杰做了充分准备,他除了将战船屯扎于焦山南北江面外,还分别和常州守将张彦、扬州守将李庭芝相约,让他们分别从大江南北发兵,这样“三路交进,同日用事”。

    可惜的是,布阵时,张世杰犯了个致命错误。他令战船以十艘为一方阵,系上索链,沉碇于江,横截于江面。

    这个阵势看起来似乎有点熟悉,没错,正是铁索连舟的意思。如果罗贯中早生一百年,或许张世杰就会知道有一场战事叫做“火烧赤壁”,他这铁锁连舟,和庞统所献的“连环计”有什么区别?如果元兵用火攻,这些索在一起、系于江中的船只,岂不都成了靶子?这是很危险的。

    张世杰下令,非有号令,不准发碇,以示非胜即死。虽然破釜沉舟的决心令人钦佩,但从布阵开始,此战已经埋下失败的阴影了。

    阿术登上与焦山隔江相望的石公山,大喜地说:“可用火烧,宋军即败!”于是,他招来一千名善射的健壮士卒,准备乘船以火箭两路夹击宋军战船。阿术自己居中,对宋军形成合围之势。

    七月初二大战开启,但原本与张世杰约定同日起兵的张彦、李庭芝,此时却没有如约而至。其中张彦在发兵袭击丹阳吕城时被阿术手下将领击败,而李庭芝则受阻于瓜洲驻守的大量元兵。如此一来,三路合击成了一路孤军,开局就似乎昭示着失败之象。

    一接战,张世杰布阵的弊端就显露了出来。元军驾驶着小型战船,在江面上往来如飞,而宋军的战船却因环环相扣,显得很不灵活。

    阿术遣董文炳、刘深分兵趋焦山南北夹击,忽剌直捣其中,张弘范自上流顺风而下冲击宋船队,又选强健善射者千余人分两翼火箭夹射宋军。元军小型战船机动灵活,横冲直撞,宋军殊死奋战,但舰大连舟难以行动,两翼元军交射火箭,一时间,宋船篷樯起火,烟焰蔽江,阵势大乱。混战中万余人丧命江中,横尸漂浮,惨烈至极。张世杰眼看大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