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揭榜东归 携友夜访黄林镇

    第二十七章 揭榜东归 携友夜访黄林镇 (第2/3页)

数百兵就一头往北去勤王,孤注一掷。那样做的结果或者是被当做炮灰牺牲,或者是被明里整编,暗里夺了兵权。论权力斗争,他还真未必是临安那帮老滑头的对手。

    若不想受制于人,就必须造出足够的声势,并且引领这这股声势朝着自己设定好的方向去。

    而袁镛正是这个可以用来造势之人,他在庆元一地极有声望,与知府赵孟传关系密迩,学生之中人才亦多。若说动了他做出号召,大造舆论,陈请知府募集豪杰义勇,则庆元府上下勤王大势可成,再以昌国兵为骨干,义勇为辅助,挥师北上,不难做出一番事业。

    计定之后,张镝唤康棣一同下船,与他说道:“此地有一大贤袁先生,就住此镇之南四明书院,你我二人不如同去访他!”

    康棣自然乐意:“与贤士大夫为友,我之幸也!”

    此时天已黄昏,二人就着明月徐行,五六里路,很快就到。

    穿过竹林、走过小桥,来到书院跟前,将门房叫醒。那看门老者眼力不错,竟还认得张镝,边引路边说道:“先生应当还未睡下,二位客人可去后院访他!”

    到了院中,果见书房内还亮着灯烛,一人伏案读书,窗户上映出了他的身影。

    张镝轻叩门扉:“袁先生,张镝冒昧,夤夜来访!”

    袁镛批衣起身,打开门,见张镝与一士子候在外边。大为喜悦,忙引进室内,喊人烧水泡茶。

    张镝为袁、康互做介绍,三人见礼毕,便在书房中分宾主坐下。

    许久不见,自然谈了些各人近况,张镝又将下南洋之时略略讲了一遍,接着又讲到蒙召进京,特科考试颁赐进士的事情。

    袁镛没想到仅仅半年不见,这位年轻人不仅做了那么多惊心动魄的事情,而且已然成了新科进士。回想当时初见时,是在庆元府衙,这年轻人还只是个寻常士子,面对三位上官应答得体、侃侃而谈,当时就觉得此人不一般,前途无量。后来这位年轻人又到他的书院,发表了一番宏论,令庆元士子争相传扬,那时他便又知道这位年轻人不仅有才华,更有大志,坚定了自己与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