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炼炉铸造火铳

    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炼炉铸造火铳 (第2/3页)

内径一寸二分。大的这个长一尺五寸,外径四寸,内径二寸。此物铸成,外壳必须坚固,内壁必须光滑致密,经得起火烧药蚀。”

    戴小猫略一思忖岛:“那需用铜铸,铜器好浇铸,能做的光滑细致且不易生锈,不过铜贵铁贱,看这样式,小式的一个也需用铜料十五六斤,大的一个至少要用三四十斤铜,花费应当不少!”

    “钱的事不必计较,只要东西做得好,需多少材料、多少工钱尽管开口!”

    “大官人自然不会差这几个小钱,小老儿不过顺口问问。这物件,不知官人需要做几件?”

    “先试做两个,做成了送来我看,如好的话大的做五十个,小的再做二百个。”

    戴小猫建议用铜铸铳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时代的炼钢水平还不高,炉温较低,也不好掌握熔点,使得锻造出来的生铁太脆、熟铁又太软,气泡较多,结构简陋,强度远不如铜器。铸造起来也不如用铜方便,不过就是造价贵些。

    这两种铳一种是“盏口铳”,另一种则为“碗口铳”,是根据口径大小来区分,盖因小的这种口径一寸,如喝酒用的酒盏一般,故名“盏口铳”;而大的这种口径二寸,像碗口大小,故名“碗口铳”。这两样算得上最原始、最简易的火铳,重量都不轻,让人扛着或者抬着去野战是不现实的,最好的方式是装到船上,大铳打船板,小铳打人。

    看起来虽然还比较简易,但制造费用也不算低。打制盏口铳一杆,铜料加柴炭加工钱起码需十来贯。碗口铳则翻倍,需要二十贯以上。这还未计损耗,一般来说即便工匠技艺精湛,新铸的铜铁器残次品肯定是很多的。仅首批这二百余杆铳,差不多就要准备五千贯的预算。还好原先有后方十余万贯的支援,铜钱是充足的。

    询问过戴小猫的铸造技艺,张镝便决定好由这戴氏铜铁铺来承担铸铳的活儿,当日就派了几十人回庆元,将戴氏铜铁铺的工具、家什乃至炉灶都搬运上船,一并移到岱山岛上来。戴小猫有个儿子叫戴铁牛现年三十余岁,十几岁时就跟父亲打铁,现在早已出师能自己授徒了。戴小猫的女婿,戴铁牛的姐夫叫徐生金,制作铜器是一把好手,若没有他,说不定戴氏铜铁铺就要改名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