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组织架构 治民还需先治吏(七)

    第九十八章 组织架构 治民还需先治吏(七) (第2/3页)

金属货币作为交易中介,这当然是大大便利了中兴社的贸易活动。

    “短短数月就做成这样大的场面,实属难得,贸易部功不可没啊!”张镝看着街市繁华,心中喜悦,对贸易部的开局十分满意。

    “报与总理知道,淡水河口贸易点现有店铺二百四十三家,其中外来海商设店七十五处,每月抽成价值不下十万贯。台员贸易点初步建成,截至本月,已迁入番汉商民四十余户。吕宋南部也依托太平寨设立贸易点,不过暂时盈利有限。”黎升就着张镝的话头,一并汇报了各地贸易点建设的基本情况,张镝此前看过报告,已做过一些了解,便点头示意黎升继续说下去。

    “除了陆上贸易点,我部在海上进展也不慢,现已开辟稳定航线十余条,计有大小海舶达到三百余艘,全年贸易盈利二百余万贯……”贸易部还是以海贸为主,几处陆上贸易点看着热闹非凡,但仅靠进出商船抽成的话,加起来还没有海贸利润的一半。

    中兴社贸易部基本上就是原来贸易分社的底子,当然规模扩大了很多,叶继和黎升作为正副部长,各自做了分工,叶继主要走流求周边航线,包括澎湖、泉州、昌国以及庆元等地。黎升则主要负责南洋航线,包括吕宋、琼州,最远可达三佛齐,数月前还开辟了广州的航线。

    广州是在夺船风波以后,经叶承一番运作,斗智斗勇,使得蒲本宜的势力大减,基本不敢再来触中兴社的霉头。现在广州港的海客势力基本已呈现三足鼎立的架势,蒲家虽然遭到重创,甚至连家主都被抓为人质,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根基还在,仍旧能坐头一把交椅,只是失去了独霸洋面的地位。城南贾家排在蒲家之后,本就有船有人有地盘,还趁着蒲家失势趁机扩张,抢了不少生意,实力见涨。第三家就是新进的中兴社了,原本广州被蒲本宜把持,中兴社因与其结下了仇隙,一般是避免进入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