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实边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

    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实边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 (第2/3页)

了半月之久,张鲁振依令带着紧急调配的第一批移民二三千人和一百余新动员起来的事务官先行南下,剩下的民户、事务官、物资还要后续分批运送。

    ……

    “杨兄也是去应募的吗?据说总社这次至少要招两百人,机会很大啊!”

    流求自新城外,几名年轻人相聚议论,结伴往城门而去,城门口已经张贴了吏部发出的第二次招募事务官公告。

    “正是!我听王小官人说,去吕宋的事务官全都吃双俸,职务提升一级任用!”这被称为杨兄的,姓杨名董,字朝明。他口中的王小官人即是王希文,过去在泉州设招才科的时候,刘十九将其妻弟王希文、族侄刘五四拉来搭伙,是招才科最早的班子。如今招才科并入吏部,地位显赫,刘、王等人水涨船高。船工出身的刘十九被尊称为官人,王希文则成了王小官人。

    杨董是王希文的私塾同窗,两人算是难兄难弟,学业都不怎么好,成年以后体力活干不了,文字活儿又不太称职,耽搁着没个好营生,连个婆娘都娶不上。王希文被姐夫提拔,进了中兴社的系统,至此飞上枝头,混的风生水起,顺带着就在招才的时候把个落魄的老朋友杨董也招了进去。

    杨董到流求以来,仍旧算不上得志,只是在淡水河口的贸易商社中记个帐,做个小小店员。上一次中兴社招考事务官,本来是大好的机会,但他却轮到去泉州进货,错过了考选,回来得知懊丧不已。好在有老同窗王希文在吏部做事,这回新的招考公告出来,第一时间就派人通知了。而且本次考选待遇优厚,似乎机会比第一次还要好的多。或许上一回错过正是天意,是福不是祸,杨董不禁踌躇满志,向商社告了假,就匆匆往自新城赶来。

    路上遇见几个熟人,是在泉州一起被招才科招来的,其中就有方才喊他杨兄的那位,姓曾,单名一个达字的。

    这曾达其实从父祖以来就是木匠手艺传家的,自小也就描摹过漆木物件上的几个大字,自己的名字也未必写的全。可上回招考竟也动了心思,报了工部的事务官,结果在“身、言、书”三科中直接在文字这一关上被淘汰下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