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离京东走 西兴镇遇敌追兵

    第一百二十六章 离京东走 西兴镇遇敌追兵 (第2/3页)

王兵马和“生券军”都解散回籍,三衙及各司在京禁兵则收起兵甲,不得擅自调动,等候元军入城整编。

    这些日子以来,张镝、胡隶、袁镛在余杭门外每日谨守营地,练兵备战,满以为要背城一战,与鞑子血拼一场,谁料就这么轻易投降了,每个人都有一种一拳打在空气上的感觉,袁镛和张镝是出于士大夫不做虏臣的自尊,胡隶是出于不战而降的不甘心。眼下之际,唯有先离开临安再图进取,前路有些迷茫,但就算出海保守外岛,也比在中土受异族的统治强。三人商定先往浙东,借道昌国,与留守岱山的人马合兵之后再往流求。

    有一片海外乐土作为最后的归宿,倒也能减少一点亡国之悲。尤其是袁镛部下的明州秀才兵,个个以经世致用、忠君爱国为准则,如今君已没了,国也亡了,实在让人愁肠百结,听闻要迁往海外孤岛,没人反对,只不过都以为是壮士一去不复返,有一种不食周粟、饿死首阳的悲壮感在里头。

    既然定意要退,事不宜迟,用过炊饭,忠胜军便连夜起营。从临安西北余杭门绕道西湖以东,过钱塘门、清波门,经方家峪,越玉皇山,打算就由西兴镇走陆路去往庆元。因为军队尚有五六千人,还有两三千战马,一时之间寻船不易,加之澉浦、海宁都已被元军占据,水路并不安全,还是陆路行军为妥。

    正月二十日,急行一日终于到达西兴,距离临安稍远,基本可以安心一些了。此时元军三路合围还不是特别严密,一路竟未遇见什么阻碍。张、胡便下令停留休整,走了一夜着实累了,全军就地埋锅造饭,扯起简易营帐,士卒们找块地方就躺下睡觉。

    得益于军马充裕,胡隶所部已拣练出两三百骑兵,看起来也还比较像样。大军停驻之时,便谴游骑四出,往方圆十余里范围哨探。

    不久有哨骑来报,称南面往诸暨、浦江、婺州方向有大批人马走过的迹象,而且似乎才走过不久。

    这消息引起张镝的重视,南面这一支人马虽然是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