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惊变 刘知州谋劫王驾(下)

    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惊变 刘知州谋劫王驾(下) (第2/3页)

    事情是很清楚的,不必废话,两个字。第一是“打”!第二是“抢”!

    结果也是很清楚的,一帮乌合之众一击即溃,益、广二王又被夺回,不过刘怡跑的快,被他窜出西城逃走了,张镝的目标是要护送王驾,撤离要紧,也就懒得穷追。

    危机远未结束,更大的麻烦来了。崔文卿、王世英所率元军步骑已经拥到城下,马蹄之声可闻,刘怡与崔、王汇合,掉头又领着人杀回来了。

    张镝并不怕厮杀,若光是打仗的话,凭着手下二百骑,就算面对千军万马也敢冲上一冲。可现在不行,他不能冒险,万一两王有什么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情况紧急,张镝一面派人去旧营召集王府从属,一面率兵直接杀奔城南。军队有组织有纪律,士卒们守战行止都有规矩,进则进、退则退,开赴哪里一声令下就可以了。但普通人就不同了,没有特定组织,缓急之间就是一盘散沙,散到哪里都不知道了。所以旧营当中两百多人的王府随从一通混乱后聚起来的不到一半,等追上队伍又失散了一半。

    事有轻重缓急,现在管不了那么多,只能先送二王出城。而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随从太多,确实是个累赘,大大的拖累行进速度。且对于他们本人而言,被元军俘获北上未必就是太坏的事,相比于跟着两王颠沛流离,或许还能少吃一点苦头。没跟上队伍的人们只能自求多福了,大局为重,没时间等候,张镝决定立即出城。

    婺州有八个城门,东、西、北各只有一个,靠南侧的却足有五个,不知是出于风水的原因还是城防的需要。

    “将军若要南避,走赤松门最便。”报信以后一直随在张镝身边的陈复建言道。

    这与张镝的设想不谋而合,因为北边只有一个天皇门,要绕过半个州城才能回到南去的道路,舍近求远太不划算,若被元兵追上半路截击可就不妙了。西边是迎恩门,就更不行了,追兵就是从西面而来,总不能自投罗网。剩下的只有东、南两个方向,东侧为旌孝门,南侧有通远门、长仙门、清波门、八咏门、赤松门,要说上官道最便捷的还是面南靠东的赤松门。

    走赤松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与这婺州城的地势有关,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