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势力盘点 星星之火可燎原

    第一百七十三章 势力盘点 星星之火可燎原 (第2/3页)

自南逃,抛下两宫在临安被元军折辱,让这位当朝执政很是难堪。接着又议论张世杰拥兵自重,唯务远遁,让这位军中大佬极为不满。

    就这么把当朝两位实权人物都得罪狠了,哪里还能有他好过。所以在福安府,文天祥名义上是右丞相、兼知枢密院事,似乎文事武事都能插上一脚。但实际上却处处碰壁,几乎任何一件小事都难以达成。他提出的一个个反攻策略无一被采纳,先是建议谴舟师北上淮东呼应扬州的李庭芝、真州的苗再成、通州的杨师亮,一举光复两淮,进而图取两浙,但此议被陈宜中当做了耳旁风,根本不听他的。接着他又提出由自己北上建牙温州(已改称瑞安府),统筹反攻大局,更无人应许。陈宜中和张世杰怎么可能把这么重要的位置让给他?想想都不可能。

    左也不是,又也不是,文天祥几乎就是自说自话,完全被孤立,搁置在一旁。军政大权都被陈、张二人牢牢的握在手里,又有什么办法。最后只能选择不干了,向朝廷提出辞呈,辞去右丞相之职。没想到这辞职申请却极为利索的批准下来了,连一点表面的挽留都没有,真是极大的讽刺。

    五月中旬,小朝廷最终的决策公布了,谴将四出分兵反攻各地。以赵溍为江西制置使,反攻邵武;以傅卓为江东招谕使,反攻江东;以吴浚为江西招谕使,反攻江西;以李钰为浙东制置使,反攻浙东。上面用的都是陈、张二人的嫡系,压根没有出现张镝的名字,而文天祥则被打发去南剑州自募兵勇,美其名曰外建督镇。

    张镝得知朝廷的最终策略后,暗自痛惜了一番,陈宜中器小,张世杰无谋,只有一文天祥而不能用,真是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他已经基本肯定,这一次反攻计划是注定要失败的。

    眼下情势,上策就应该如文天祥所言,联结淮东图谋两浙,集中优势兵力攻下临安乃至健康,则江南人心振奋,就如一百多年前高宗皇帝时那样逆势而起,将北虏赶过江去,其余各地州县基本就能传檄而定。

    中策则将主力前移浙南,步步蚕食,想办法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