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势力盘点 星星之火可燎原

    第一百七十四章 势力盘点 星星之火可燎原 (第2/3页)

各条线上的主管者手上。

    这两日总理署已经将召集会议的通知发送出去,由于中兴社的地盘基本都紧靠海边,有舟船之便,往来相对省力快捷。近的澎湖、泉州三五天时间就能抵达,远的吕宋、山东最快也只需十天半个月。

    大会时间倒定的并不太急,在六月十五日,这是为了让各地参会的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交接安排各项事务,也给路上可能的行程耽搁留下了余裕。

    张镝对这一次的主管大会特别重视,时常与胡隶、袁镛、刘石坚等人商议筹备,讨论中兴社的顶层设计。胡隶是个粗人,给不出太多的政策建议。袁镛则因勤王失败,挚友背叛,两个得意门生一死一重伤,很有些心灰意冷,无意介入中兴社的政务。刘石坚一直以来在流求独当一面,倒是颇有见地。

    另有自命为张镝门下第一谋主的陈复出谋划策甚为积极,很多事情的安排多赖其力。

    陈复有治政之能,又有官府做事的经验,在中兴社中也很少有这样的人才。虽说缺点也不少,比如歪脑筋太多,还特别擅长看眼色、拍马屁,张镝用人不拘小节,还是对他委以重任。如今他在中兴总社行走,暂时给了个“书佐”的名号。于总理署书房外辟了个小间日常办公,地位显然在同署各事务官之上。所以张镝幕下的人往往不称呼他的职务,而敬称他为“师爷”。他对张镝一口一个的“主公”,当然也就很快令众人仿效,以陈复代表,如今的中兴社涌动起一股别样的思潮,就是想奉张镝为主,他们心中有且只有一个核心,可以说只知有张镝,而不知有朝廷。

    张镝准备召开主管大会的事也误被陈复理解为是要称王建制的信号,更卖力的前后奔忙,想挣一个开国功臣当当。

    这本就是陈复这帮人的一厢情愿,其实张镝并没有想那么多,大丈夫志存高远,不会为眼前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