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点江山 第一届中兴大会(一)

    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点江山 第一届中兴大会(一) (第2/3页)

镝是军师;勤王时,胡隶、袁镛各领一军,张镝则只作为前军胡隶的副手而已。另外,当初胡隶所提供的船只和士卒正是中兴社得以成立的起家之本,所以那时遥遵胡隶为社长,张镝自任总理。

    但如今,所谓“社长”越来越成为一个抽象的符号,胡隶本人也素来不曾介入过中兴社的经营管理,总理张镝才是实际的领导者。

    因此在上岛以后,张镝曾提出过把权力移交给胡隶,由师父来掌控中兴社。当然,胡隶不可能接手,首先,在内心里他必须承认在执政能力上自己是压根没法与这位徒儿相比的。其次,张镝才是中兴社实际的缔造者,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他的心血在内,做师父的无论如何也不会去争。最后,偌大的中兴社诸事繁杂,要让自己来管是肯定运转不灵的。

    而且,胡隶也清楚,这只是作为徒弟的尊重之意,自己不能不知高低,白白的来这儿吃现成的。

    至于袁镛,就更加不可能对张镝的实际领导有什么异议,他的实力本就不如袁镛,在勤王之后更加受损严重。对中兴社一向来都不曾有什么瓜葛,没出过什么力,也就没有什么发言权,他知道自己只是作为客人,张镝尊重他是给他几分薄面,岂能不识好歹?

    为此,胡、袁两人都很主动配合张镝的各项安排,乃至于毫无保留的将各自手上的军权都交了出来,便于张镝的统一指挥。

    张镝也投桃报李,给了两位长辈足够尊隆的地位,将胡隶尊为中兴社武部元首,也即是名义上的三军最高领袖。又将袁镛尊为中兴社文部元首,也即是名义上的最高政务官。虽说这两个至高无上的名号未必能真正掌握多少实际权力。但无论如何,张镝的姿态已经做足了,这让中兴社的上层能够和和气气、思想统一,不会出现权力上的掣肘和内耗。

    正对上首的三个主位,底下则分为东西两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