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嘴短

    第64章 嘴短 (第3/3页)

    “那俺就收下。”

    刘永笑笑,道:“好了,去吧,下午这里你就不用来了,明天带着牛车去客栈找我。”

    牛荣点点头,这才去了。

    刘永伸了个懒腰,心想:“明天还得叫上王小等人去帮忙,一万斤,不得折腾一上午啊。”他告别了林氏,林氏一直把他送出了屋门才算完。

    又找到林花郎交代了第二天的活儿,刘永就径直回了客栈。英英正和一个小男孩儿玩儿的乐呵着呢。只和刘永抱抱又去玩了。

    刘永和房东老两口打了招呼后就直接上楼回到了房间里。从床底下拿出所有的积蓄,加上今天卖给郑三的盐钱,一共有二十八贯。

    都放在床上,一面看,一面摇头。就这点钱儿,只能买一辆牛车的车轱辘。还有那酱钱和布钱还没有着落呢。

    不过,刘永摇着摇着头,却笑了。他又把钱收起来,心里却在想一件事。宋朝时已经出现了交子和钱引还有小钞等纸币,但都没有发展起来。刘永自然对此有一些了解的,十几年的书不是白念的。他开始向这方面动起了心思,寻思着,早晚又一天,他要把银行开遍大宋朝的每个角落。

    想着,他兴奋的挥了一下手拳头,就像他后世看球时进球的动作一样。

    然后他算了剩下的要多少牛车和钱。

    盐需要八辆车,茶业需要两辆车,酱和布两辆车,一共需要十二辆牛车。牛荣给他打听了养牛户,家里存栏二十头,价钱大概是八十贯一头。他还去了北城的木匠那里打听,做一辆牛车最少一贯钱,这还是给刘永的价钱,别人至少要一贯半。

    这样算来,每辆牛车就是九十贯钱,十二辆牛车就要一千零八十贯钱,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而一车酱十二贯,布匹一百贯。这一共加起来就是一千一百九十二贯。

    他决定了,这些钱他一分也不出。眼下手里的这二十几贯钱,在加上今后这一个月稀稀拉拉的也能在挣下二十几贯,这些钱就攒着做路上的用度。

    打定好主意,他决定去找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