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0章 旧事重提

    第1710章 旧事重提 (第2/3页)

额头的冷汗。他听得懂马超的言外之意。他们说的话,马超都听到了,在宫里不会拿他们怎么样,但出了宫就不好说了。他恼羞成怒,咬牙切齿的骂道:“这羌奴,竟敢威胁我,将来定要他好看。”

    颜俊扯了扯他,低声说道:“仲举慎言,这马超武艺高强,心胸又狭隘,睚眦必报,你何必惹他,走吧,走吧,有人来了。”

    郭立正欲再说几句狠话挽回一点面子,见卫觊捧着一摞文书迎面走来,只好闭上了嘴巴,露出一脸的笑容,向卫觊拱手行礼。卫觊放慢脚步,含笑点头致意,又快步离开。

    郭立心情好了很多。“你看,还是读书人知礼仪,不似那莽夫自以为是。”

    颜俊点头赞同,拉着郭立离开。

    卫觊回到尚书台,来到荀彧的房间,将文书摆在荀彧面前,却没有转身离开。荀彧抬起头,看了他一眼。“仲儒,有事?”

    卫觊把刚才马超与郭立发生冲突的事说了一遍。“令君,凉州人习染羌俗,为人好斗,在宫里都有言语冲突,若是在宫外,岂不是要拔刀相斫?我听说有人倚仗着圣恩,辱骂、欺压关东籍的官员,不少人都有怨言呢。”

    荀彧放下了手中的笔,搓了搓脸,有些头疼。天子要平定凉州,仅凭武力是不够的,所以他们提出了恩威并施的办法,先用联姻笼络大族、部落首领,争取他们的支持,然后将一部分人迁到关中定居、屯田,既能解决关中人口不足的问题,又能组建一支精兵,然后天子御驾亲征,再用武力清除一些冥顽不灵的世家、部落,控制凉州。

    凉州乱了近百年,围绕着要不要放弃凉州,朝中大臣意见不同,大的廷争就有五次之多,小的争论则一直没有停过。主要来说,关东籍的官员认为凉州已成溃痈,朝廷就是被凉州战事拖垮的,不如放弃凉州,以陇关为界。关西籍的官员则认为这是关东籍的官员贪图眼前的安逸,罔顾朝廷大计,是乱政。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真正有见识的官员都知道凉州不可弃,最典型的就是虞诩。荀彧也反对弃凉,所以这次天子坚持要平定凉州,他便顺手推舟,支持天子的建议,既延续了安定凉州的策略,又消除了天子西征的阻力。有了凉州世家的支持,西征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但凉州边毕竟是边鄙之地,民风粗野,即使是世家子弟也大多沾染羌人习气,好勇斗狠,与崇尚文化的关东人格格不入,屡有冲突。不仅如此,凉州人内部也不怎么和平,郭立与马超的冲突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凉州人无法抱团,朝廷才有可能从中制衡。坏处是治安因此大坏,执金吾王斌焦头烂额,已经来找过他好几次了。

    “仲儒,你有什么好办法?”

    “令君还记得之前有一个比武大会吗?”

    荀彧眼睛一亮。他当然记得比武大会,比武大会是孙策提出来的,马超、阎行去南阳找孙策比武,结果孙策提出一个比武大会,后来不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