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9章 冲阵(最后一天,求月票!)

    第2559章 冲阵(最后一天,求月票!) (第2/3页)

退一步说,只要能冲破周瑜的中军,让周瑜无法顺畅的指挥大营反击,多造杀伤,再趁着这个机会撤退,也是一个不小的胜利。

    有了这个胜利,就算退守僰道,也有足够的士气基础,能坚守更长的时间。

    看到吴军各营纷纷退回大营,关闭营门,营垒之间的通道空无一人,曹仁举起了手中的长矛,发出了进攻的命令,踢马冲锋。

    胯下的西凉战马昂首奋蹄,借着坡势开始加速,不过十余步,就开始全速奔驰,像一枝离弦的箭,直指远处的吴军中军大营。

    近千骑士抖缰举矛,跟着曹仁鱼贯而下,发起冲锋。

    马蹄声迅速汇成一道,滚滚而去。

    他们没有举火。潜伏两日,他们已经摸清了附近的地形,借着吴军大营里的火光照耀,他们疾速狂奔。战马几乎四蹄腾空,骑士伏在马背上,眼睛紧紧盯着远处的吴军大营,同时举起了骑盾,护住自己的要害,准备迎接吴军的箭阵拦截。

    吴军听到了骑兵的马蹄声,大感意外。这几年,他们一直在大山里作战,很少有机会接触成建制的骑兵,突然听到如此怪异的声音,不少将士都出现了短暂的空白。

    曹仁利用这个机会切入吴军大营,沿着大营之间的通道,迅速向中军挺进。

    有一些吴军将士反应过来,举起弓弩,向迅速接近的敌骑射击。

    蜀军骑兵举起了骑盾,遮挡箭雨。箭射在盾上,笃笃作响,如炒豆一般。有一些骑士中箭落马,但大多数人没有受什么什么影响。他们并不恋战,全速前进,如刺客之剑,直取要害。

    曹仁很快就看到了周瑜的中军大营。

    中军是一军之中枢,是大将发布军令的地方,除了旗鼓之外,大量的命令还是要靠传令兵传递。是以即使是在战时,中军大营也不会将营门完全关闭,至少要留一道门让传令兵出入。兵力越多,大营的规模越大,命令传达越频繁,处于中心的中军就需要留出更多的出入口。

    这不是哪一个人的习惯,而是军中惯例。

    曹仁统兵多年,对这种惯例一清二楚。他知道周瑜刚从山里出来,这样的思维惯性还没来得及消除,出现漏洞的可能性非常大。他也知道周瑜没有成建制的骑兵,就算有防备,也没有有限的手段来阻止他。

    除非他提前识破了自己的计划,预先准备好步卒大阵,等他入网。

    果真如此,那也是命该如此,怨不得人。

    形势至此,宁可战死,不可守亡。

    一路奔驰到此,没有遇到任何想象到可能遇到的埋伏,曹仁心中大定。眼看着吴军将士正在奋力关闭营门,曹仁大喝一声,长矛斜指。

    “射!”

    身边的几个执弓亲卫同声应和,策马冲出,一边狂奔,一边弯弓急射。他们都是曹仁事先安排的射手,精于骑射,用于破门前的远程打击。

    弓弦急响,羽箭连珠,飞驰而去。

    正在关闭营门的吴军反应不及,被射倒两人,关门的动作慢了一拍。

    转眼间,曹仁等人已经冲到营门前,两名骑士奋力掷出手中的长矛,顺手从腰间抽出战刀,猛砍在战马臀上。战马吃痛,再次加速狂奔,高高跃起,撞在尚未关闭的营门上。

    “轰”的一声巨响,营门被撞开,营门后的吴军士卒被撞飞,就连营门楼都被撞得猛晃。

    两名骑士提前从马背上跃起,借着马势冲入大营,将骑盾护在身前,和身撞向赶来增援的吴军步卒。他们撞倒数人,没等起身,就被吴军杀死,却成功地干扰了吴军的行动,为曹仁争取了时间。

    “杀!”曹仁看着远处清晰可辨的周瑜战旗,举矛厉吼,一马当先,杀入吴军大营。

    近千骑兵鱼贯而入,蹄声隆隆,气势如虹,卷起一道狂飚,直扑中军将台。

    ——

    周瑜登上将台,看着迅速逼近的蜀军骑兵,看着冲杀在前面的曹仁,不禁笑了一声。

    “久闻曹子孝勇冠三军,果然名不虚传。”

    一旁的荀攸不屑地笑了一声:“一斗将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