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第299章 (第2/3页)

坏掉高原的生产,吐蕃人没了吃的,那就等于完蛋了。

    留着这个吐蕃王,他至少可以带着吐蕃人向大唐乞讨,乞讨一个生存的地方,禄东赞甚至会想到,在遥远的以后,一个优秀的吐蕃后人,举起义旗,联合吐蕃旧人,再次攻回高原。这样的机会不是没有,只要强大的大唐,再次衰落就可以了。

    中原人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盛极必衰,这些道理,禄东赞绝对相信的,所以,他一直在等待这样的机会,他等不到了,他会创造一个环境,让吐蕃的后人来等待。

    这,也就是他不杀吐蕃王的原因!

    但是,他不杀那个王上,却不等于他会在他有生之年,将手中的权利交出去,他不甘心呐,他要用他最后的余生,来一场豪赌。

    豪赌,自然就是这场战役。胜利了,他就为吐蕃争取到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机会。失败了,其实也无所谓,这场战败早晚都会来临,他禄东赞不过将这战提前了而已。

    吐蕃王要投诚大唐的话,大唐的帝王,不可能允许他们还掌控这些强大的军卫。所以,这场牺牲,其实本就不可避免的。

    不可避免,何不拼搏一场?

    这就是禄东赞的想法。

    当然,这又不仅仅是一场豪赌,更是一场阴谋。

    泉盖苏文想要杀刘旭,禄东赞也想要杀刘旭。

    泉盖苏文选择了偷袭,但是他失败了。失败的代价,就是整个高句丽族几乎灭亡。

    禄东赞当然不能这样,他想为吐蕃多留一些族人,他比泉盖苏文更好的一点就是,他到过大唐好多次,他见过大唐人如何对待俘虏的,就是分散了去修路。妇人存活下来的不少,但是男人,能活下来的,十只存一。

    所以,留的人多一些,民族的种子,总会多一些。

    所以,他禄东赞选择的,就是堂堂正正的去与刘旭对战一场。这样的征战,这样的决战,没有任何一个帝王能说他禄东赞的不对。

    双方都各自准备自己的手段,他禄东赞没强大的武备,就只能选择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来聚合整个西域的力量。

    刘旭没有那么多的人,就要使劲的强化自己的武备。

    禄东赞觉得,他与刘旭还有李二,他们几人,几乎都有一种默契。

    禄东赞帮助大唐聚合西域的沙盗,甚至遥远的大食人,就是帮了大唐的一个忙,不需要费尽心思的去搜寻,可以一网打尽。

    但是这一网下去,鱼儿有些多,就看到底是网破,还是鱼死。

    禄东赞抹了下他那顺溜的胡须,他读过许多大唐的典籍,他觉得,他要是在大唐,也能有一番伟大的作为,但是,生不逢时,不逢地。

    可是后来又一想,他又觉得自己生在吐蕃,其实也是一种幸运。他可以面对大唐这样的敌人,对于他这样可以称得上是英雄的人来说,实在也是一种幸福。

    禄东赞的这些复杂想法,阿史那贺鲁自然是猜不透的,这些天来,他虽然已经尽量的去揣摩禄东赞的想法,他也觉得他已经看懂了许多禄东赞的作为,但是真正的内心,他还是看不透。

    所以,对于禄东赞,阿史那贺鲁,还是给于了极大的尊重。高原也好,大漠也罢,甚至天下的任何地方,英雄或者说强大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更何况,阿史那贺鲁,还准备向禄东赞取经。

    禄东赞老了,但是他阿史那贺鲁还年轻啊,禄东赞的许多想法已经因为他的年龄而无法实现,但是他阿史那贺鲁还可以啊!

    所以,他恭敬的给禄东赞敬了一杯羊奶酒。这酒赶不上大唐的酒,有点腥味,有点膻味,还有点酸味,但是此地此刻,却是极好的酒了。

    “先生为何发笑?”

    他没有称呼大相,他称呼的是先生。这是讨好和亲近的意思,禄东赞精明一生,自然听得出来,看得出来,也喝得出来。

    他完完整整的将一杯酒饮尽,然后长长的呼了一口气,带着微笑,看着阿史那贺鲁。

    “我笑,自然就是笑的意思了。”

    阿史那贺鲁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