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静功六诀

    第466章 静功六诀 (第2/3页)



    松是指身形松开,要像面包似的“发”起来,使形体舒松,内气才能在体内通畅,所以应当是形象越来越高大、挺拔,外挺拔内虚灵,才叫“松”,大则虚,气自顺,意自宁。

    如果越放松,越缩小,缩则紧,气必受阻,则心难静,就成了僵。

    道法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僵劲练掉。

    松要和圆配合,在形体圆的基础上,使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全都松开,这样才能气遍周身,贯穿于各个细胞之中,要有整体圆通的感觉。

    松还要和展相配合,肌肉放松,但筋骨要慢慢展开,用意不用力地展开,好像展长了,每个骨关节都稍长了,人气更强。

    松也要与合配合,合是运动的一致性,有合才有整体的松,不是身体各部位分散的松。

    松要在意静中放松,意不静,气不顺,也不能真松。

    二、圆

    人体四肢,躯干和关节,只有在形成圆形和半圆形的情况下(当然首先要松开),才会显出有内力,有生物电磁场。圆能使身形端正,整体一致,整体平衡。

    最坚固,最有力,最灵活而中心又最稳定,圆的妙用无穷。

    练此功法之人在松中始终想着圆,自然会自行调整身形,而能达到形正、势圆,有包容一切之势,仙界把这内气精气称为“混元一气”、气在人中,人天混一。

    哪里有圆,哪里精气就到,就有生物电场。

    三、展

    引而未发谓之“展”,内劲要展,展能产生势,势展才出神,才挺拔有“精神”。

    劲、势、神的活动,是内气转为外气的关键,势不展,神不活。

    势展不是放气,放则使内在空虚,所以展不能主观使身体局部扩大。

    必须在形体圆、放松,内气圆满的基础上,发挥神气的作用,没有发挥神气作用,就无法由识神用事,转向元神就位的过渡。

    展是由“有为”转为“无为”的关键,这一点极为重要,也是大多数仙人不明白为什么久练仍不能进入无为之境的原因。

    展中要有收,要有包容一切,又在一切之中的气概。

    展的目的是为了排除一切环境的干扰,又能吸收自然界一切精华。

    展要轻松,自然会有浩然之气。

    四、合

    练功法要求“六合”,外三合与内三合,合是上下左右前后都要配合一致,一切无不动,一静无不静,好像互相联通,外三合指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属于形与势(中丹田与夹脊)的运动;内三合是意与气合,气与形合,形与神合,形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