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谋录不尽

    1.57 谋录不尽 (第2/3页)

环绕碧水青禾,围以陂渠长堤。舟船穿梭其间,车马不绝于道。民风爽烈,兵精将猛,如何能不称险?”

    “哦?”刘备欣然点头:“既如此险绝,当固若金汤。敢问先生,如今可还缺何物?”

    “古往今来欲成大事者,必尽收天下之英才。在下虽不敢称贤能,却自诩亦有薄才。今欲效仿古之贤者,千里送骸骨。自投门下,却不知蓟王意下如何?”

    此处,乃是用‘千金买骨’来自比。成语见于《战国策·燕策一》。

    燕昭王继位时,国土被齐国所占。为振兴燕国,夺回失地,燕昭王决心招纳天下之才,收为己用。奈何求才令发出,却无人投奔。于是燕昭王便去向国中一个叫郭隗的贤者请教。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位国君,愿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三年过去,千里马仍没有买到。有位侍臣便自告奋勇,去买千里马。国君同意了。此人用三个月的时间,打听到某处人家有一匹良马。可等他赶到时,马已死。于是就用五百金买回马骨,献与国君。

    国君大怒:“我所想寻求的是活着的千里马,怎能用五百金买一匹死马?”

    侍臣答道:“死的千里马尚且用五百金来买,何况活马呢?天下的人一定认为国王您是真心买马,并不是欺骗别人。千里马很快就要到了。”果不出一年,就有人送来了很多匹千里马。

    讲完千金买骨的故事,郭隗又对燕昭王道:“大王若想得人才,需像买千里马的国君那样,让天下人知道您是真心求贤。您可以先从我开始。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的人,便会前来投奔。”

    燕昭王认为有理。遂拜郭隗为师,给予他优厚的俸禄。并修筑“黄金台”,用以招纳天下贤才。消息传出,名人贤士纷纷来投。后经二十年励精图治,燕国终得强盛。打败齐国,夺回失地。

    此人将自己比作‘千里马骨’。不远千里来投,不正如燕昭王与郭隗旧事吗?

    刘备欣然点头。这便整衣近前,心悦诚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