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毋需言反

    1.22 毋需言反 (第2/3页)

羌骑,俯首帖耳,跪地乞降。

    不费一兵一卒,谋反六将已亡其四。战局如此波谲云诡,当真闻所未闻。

    战争的形式,已完全超出了常人的预期。“常人”自也就无法参透,这团“战争的迷雾”。

    简而言之:究竟发生了什么。

    让谋反六将,三十六部羌渠,十万羌骑义从,不战而降。

    别说郭祖,便是天下多智之士,亦百思不得其解。

    心中无尽的谜团,又岂是一句‘上兵伐谋’,能够开解。

    然待身临其境,入此战局。郭祖似有顿悟。

    面对侃侃而谈的张饶。是否如韩文约,面对举事众将那般无二的,心情复杂。

    既敢扯旗造反,便无人会心甘情愿,投子认输。韩文约西凉枭雄,却在蓟王当面俯首称臣。蓟王身上隐藏着的莫名的强悍,又岂是自己能够抵挡。

    心生狂澜,思绪万千。张饶侃侃而谈,皆不复入脑。然,郭祖的目光却愈发清洌。

    躁动的野火,已与躁动的魂魄一起,焚烧殆尽。

    “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此乃枭雄肺腑之言。

    蓟王当前,毋需言反。

    说话间,忽听号角长鸣。蓟国精骑高举“蓟讨虏校尉文”之大旗,呼啸而至。

    数千精骑,人马具装。玄甲衬白刃,寒光照铁衣。

    杀气腾腾,看的城头守军,寒气直升。

    数千精骑却并未急于攻城,列阵营下。待机关兵车抵达,这便圈建营地,与黄巾大营对峙。

    张饶苦笑:“北有童谚:‘甲骑具装,刀剑无伤;遇火不焚,遇水不沉。’前半句确是真。后半句真真假假,不得而知也。”

    郭祖却点头道:“后半句亦是真。蓟国水军有‘辟水角端甲’,甲裙下藏革囊,吹气可浮于水面。”

    “蓟国将作馆,有神鬼之机也。”张饶居高远眺。遥见蓟国机关兵车,迅速拼组成一座军营。讨虏校尉自领精骑入驻,不由一声叹息。

    郭祖宽慰道:“文丑轻骑前来,岂能久持。不出三日,必然兵退。”

    “郭渠帅言之有理。然蓟国行事,每每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