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三方妥协

    1.120 三方妥协 (第2/3页)

 知蓟王亲临,永安,宫门大开。长乐少府程璜,领一干人等,出宫相迎。

    “老奴,拜见王上。”

    “经年未见,老大人一切安好否。”刘备掀帘问道。

    “禀王上。老奴身子骨虽一年不如一年,倒还勉强可用。”程璜媚笑。

    “如此,甚好。”刘备欣然点头。

    车驾入宫。程璜一路小跑跟随。竟面不红,气不喘。身强体健,何须言老。

    再引刘备入殿。

    “臣,刘备。叩见太后。”

    “王上请起,赐座。”窦太后自迁出南宫云台,别居永安。既无人监视禁锢,又见窦氏一门复兴。气象为之一新。

    “谢太后。”

    待刘备落座,窦太后自帘后问道:“王上此来何事。”

    “乃为新帝而来。”刘备答道:“陛下临终托孤,欲立合肥侯为帝。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先帝无嗣,故立陛下为帝。合肥侯与陛下一母同胞,亦出河间。若陛下真有此意,朕并无异议。”窦太后答道。

    “若立合肥侯为帝,皇后及大将军,必不肯善罢甘休。闻合肥侯并无子嗣,继位后,或可立皇长子为太子。”刘备言道。

    “此乃两全之策。”窦太后言道:“如此一来,皇后或可屈从。”

    “若册立皇长子为太子,‘史侯’便不宜养在宫外,亦不宜养在长秋宫中。”刘备遂道明心意:“太后乃陛下嫡母,皇子嫡祖母。若能抚养太子成人,乃大汉之幸也。”

    “王上考虑周到。”窦太后自帘后言道:“‘史侯’年九岁。十载后,可长大成人。朕便以十年为期,王上以为如何。”

    “臣,叩谢太后。”刘备肃容下拜。

    待刘备起身,窦太后忽问:“王上可登大位乎。”

    语既出窦太后之口,刘备亦不见外。这便洒然一笑:“天不我与。若强为,必伤天和。大乱初平,百废待兴。若此时还不知悲天悯人,收兵止戈,休养生息。擅自篡乱,妄动刀兵,乃至国祚不继,社稷无存。罪在不赦,天必诛之。”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