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 文昌武盛

    1.141 文昌武盛 (第2/3页)

。文有五尹十二令。可谓人才济济。

    再有左右国相,统领全局。

    正因大小国事,皆握于二位国相之手。朝会时,例行通报即可。故在外人看来,蓟国亦是国相主政。与大汉藩国无异。

    实则不然。此乃蓟王主动放权之结果。在刘备看来。执政理应如此。权力下放,层级分明。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明以照奸,上行下效。吏治清明,廉洁高效。又何必事无巨细,皆抓在手。

    当然,必要的监督手段亦不可少。

    娄圭心领神会:“主公,之所以急于出兵,可是心忧‘迟则生变’。”

    “正是如此。”刘备言道:“黑山群贼,拖家带口。雪大封山,如何能轻易逃亡。孤所虑者,唯黑山飞燕一人。”

    刘备之意,如娄圭所料:“主公对先帝之事,仍旧介怀。”

    “此其一也。”刘备遂道破心声:“黄巾余孽,死而不僵。大贤良师之后,又出神上宗师。先毒杀王美人,又刺伤先帝。阴谋诡计接二连三,令人不寒而栗。一言蔽之,太平道乃我生死大敌。需将其雷霆铲除,谨防死灰复燃。黑山张飞燕,诈降行刺,与王芬暗中勾结,乃主谋之一。若能生擒,详加盘问。或能寻着神上宗师之蛛丝马迹。”

    “主公欲除神上宗师!”众人幡然醒悟。

    “孤,正有此意。”刘备直言不讳。

    “此人乃墨门明宗之主。或是钜子,亦未可知。”武库令苏越,进言道:“明宗与我派,本势不两立。借黄巾之乱,与我针锋相对。今胜负已分,天下墨门子弟,皆奔蓟国而来。墨门一统在即。见败局已定。神圣宗师若行垂死挣扎,鱼死网破。舍命一击,主公不可不防。”

    “总有人不肯投子认输。”言及此处,刘备忽忆起龟兹辅国侯。

    却不知太平道中,这些未能人过留名的死忠信徒,有多少是信奉大贤良师。又有多少信奉神上宗师。

    不活在当下,亲历黄巾之乱。刘备如何能得知,太平道竟与墨门相互勾结。

    细思下来,是历史本就如此,还是因刘备而生变。

    皆未可知。

    “敢问主公,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