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2 举棋不定

    1.162 举棋不定 (第2/3页)

仍不解其意,郭亮又谆谆善诱:“元节平生之憾,便是夏馥先亡。时党锢祸起,闻元节等亡命,经历之处,皆被收考,辞所连引,布遍天下。子治(夏馥)顿足叹曰:‘孽自己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祸及万家,何以生为!’乃自剪须变形,入林虑山中,隐匿姓名,为治家佣。亲突烟炭,形貌毁瘁,积二三年,人无知者。对比子治之所为,元节心生愧疚,常静夜泪流。”

    张甯聪慧,一点就透:“只是先父辞世,尚未守满三年,寸步不能离。如之奈何。”

    “无妨。”郭亮早有定计:“我等已去信,告知子治葬于此地。料想元节不日当亲来祭拜。那时,贤当面晓以利害,元节必大彻大悟,挺身而出,为国除奸。”

    既如此,张甯亦不推诿:“张甯自当恭候。”

    “如此,甚好,甚好。”二老终于释怀。

    送走二人,张甯一时心绪难平。环视院中一草一木,又见庐中一物一什。不由得神游天外。

    所谓孤掌难鸣,独木难支。

    先前。众皆以为,时任冀州刺史,八厨之王芬,乃是受平原术士襄楷,妖言蛊惑。行大逆不道,骤然发难,将先帝困死于晾尸台上。如今看来,党人早就与神上宗师合谋。

    甚至,许攸暗通曹操时,党人便已定计:假合肥侯名号,暗中行事。不过是借曹操之口说出罢了。

    再思,往来密信。之所以能骗过朝廷鹰犬,乃至连先帝亦深信不疑。正因无论书上落款,还是临摹笔迹,皆出合肥侯相,胡毋班之手。方能以假乱真。或许,合肥侯之落款,便出朝廷所铸真印,亦未可知。

    神上宗师与太平道结盟,张甯亲身经历,自然知晓。然自从隐居林虑山中,神上宗师又与何人为伍,远在幽冀的张甯便不得而知了。

    事实上。能与郭亮、董班等残余党人相识,还需另说一人。

    杨匡,兖州陈留人,字书康,又名章。历任蕲春长、平原令,官至太尉掾属。

    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大将军梁冀擅权,诬太尉李固、大鸿胪杜乔,先后逮捕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