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麟不当见

    1.78 麟不当见 (第2/3页)

备的出现,正如“天垂尽”、“地吐妖”、“人厉疫”,并“河水清”一般无二,皆是乱今汉社稷之妖孽。

    襄楷之辈,装神弄鬼,鸡鸣狗盗,刘备并不在意。让马氏惊怖的是,襄楷疏上段落,被“何人”以朱笔圈出。

    刘备名声鹊起时,桓帝已崩,灵帝继位。换言之,尘封许久的诣阙上疏,必是后继之君,重启研读。灵帝、废帝、少帝,皆有可能。

    如此说来,几位陛下中,或有人认可襄楷疏上所言。将刘备视作“麒麟不当见而见,孔子书之以为异也”的异端。

    “启禀夫君。妾窃以为,此言,或别有深意。”马氏果然聪慧。

    “有何歧义。”刘备柔声相问。

    “太后亦生麟子。”马氏一语中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刘备幡然醒悟:“难不成,有人欲对太后母子不利。”

    马氏轻轻颔首:“亦有可能。”

    若如此,不可不防。太后乃阿斗生母。刘备焉能坐视不理。

    “速请黄门令,船宫一见。”刘备这便定计。

    “喏。”马氏遂出百~万#^^小!说传命。

    少顷,黄门令左丰,下山来见。

    “奴婢,拜见王上。”左丰伏地行礼。

    “少令且起身。”刘备和颜悦色:“坐。”

    “谢王上。”左丰伴居侧席,问道:“王上唤奴婢,所为何来?”

    “少令且看。”刘备将襄楷诣阙上疏,隔案相递。

    左丰离席下拜,双手捧过。再落座细观。

    “嘶”待看到简书末尾,左丰亦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两鬓流汗,心念急转。显然,简中朱笔圈定之句,乃出某位帝王之手。

    “少令可知出处?”刘备问道。

    左丰如遭雷击,五体投地:“奴婢,实不知也!”

    “少令勿惊。”刘备离席搀扶,好生劝道:“此疏,乃桓帝延熹九年所上。书奏不省,故桓帝并未得见。想来,必是先帝以降,后阅此疏,随手圈下。”

    左丰汗流浃背。电光石火,忽灵光一现:“伴驾先帝,多出十常侍。时,蔡少师蔡邕奉旨上疏,以皂囊封装,旁人不得而知。然先帝御览,起身如厕时,被曹节偷窥,因而泄露。且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