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另当别论

    1.16 另当别论 (第2/3页)

   言归正传。

    待太医奉命前来,为董承包扎。

    少帝和颜悦色:“卫尉受惊了。”

    “陛下当面,臣岂敢放滥。”董承面无表情,无喜无悲。

    “朕,先前行事,皆为自保。如今行事,乃为守祖宗家业,不为外人所夺。卫尉既是朕之舅父。当知朕之苦心。”少帝直言相告。

    “董骠骑擅权,为陛下所拿。臣无话可说。然,太皇何其无辜。敢问陛下,意欲何为?”董承反问。

    “时至今日,太皇肯善罢甘休否?”少帝回问。

    见董承无言以对。少帝居高笑道:“如卫尉所见。权利当头,无可免俗。朕与董氏并何氏,并无私怨。然为全大局,不得已而为之。”

    言罢,遂命史夫人上前。

    “陛下意欲何为!”与史夫人目光一碰,董承忽觉毛骨悚然。

    “无它。欲知卫尉心中,所思所想,所隐所藏。”少帝轻声一笑。

    四目相对,史夫人轻启双唇,喷出一股烟雾。

    口气浓烈,恶臭扑鼻。

    董承忽觉天旋地转。数息之后,目光渐渐呆滞。

    “你是何人?”妇人耳语相问,董承竟难生忤逆之心。

    “永乐卫尉,董承。”

    “何方人氏?”

    “冀州河间。”

    “年龄几何?”

    “二十有五。”

    “可曾婚配?”

    “早已婚配。”

    “可有子嗣?”

    “家有一女。”

    由浅入深,先易后难。此乃施术之必要。少帝自幼耳濡目染,亦不心急。如此反复施术,一夜之间,董承便会将心中隐秘,毫无保留,和盘托出。直到精竭昏睡。待醒来,对先前之事,浑然不知。犹如大梦一场。

    南宫,玉堂殿。

    日上三竿,百官下朝。各回署寺,理今日公务。

    诸如尚书台、侍中庐等,朝臣署寺,多在南宫,无需远行。少府张俭,刚刚出殿。便有小黄门近前施礼:“少府留步。”

    “你是何人?”见其非玉堂署吏,张俭遂问。

    “奴婢乃永乐宫人,奉太皇之命,请少府移步。”小黄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