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日黑水溢

    1.116 日黑水溢 (第2/3页)

   “南阳樊陵。”史夫人脱口而出。

    “何许人也?”少帝随口一问。

    “樊陵,字德云。乃隐士樊英之孙。光和五年,任京兆尹时,曾筑樊公渠。关中百姓深得其利,故亦称樊惠渠。名士蔡邕亲眼得见,遂作樊惠渠歌而赞之。”史夫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少帝大奇:“何以知之?”

    “不瞒陛下,此人曾暗中相托,愿捐资千万修宫钱,只求位列三公。”史夫人笑答。

    “原来如此。”少帝略作思量,便已定计:“此事易耳。若能为朕解忧,三公之位,唾手可得。”

    “陛下不是已许射声校尉马日磾乎?”史夫人惊问。

    “无妨。”少帝言道:“可先授樊陵,再许马日磾便是。”言下之意,三公之位,岂能长久。俗谓“风水轮流转,,今日到我家”。一语中的也。

    “喏。”史夫人便去传诏。

    少顷,待一众善水功之臣,齐聚玉堂殿。

    殿前已铺展开关东山川河渠图。

    少帝手指南阳,居高发问:“太史令言,日黑水溢。不出数月,淮泗七国,当有大水。诸位皆善水功。且细观此图,如何因势利导,一战而胜之。”

    “这”殿中群臣皆支支吾吾,欲言又止。此举有伤天和。人臣岂能献此绝户毒计。

    唯一人例外:“回禀陛下。南阳群山环抱,形胜之都。襟三山而戴群湖,枕伏牛而蹬江汉。境内枝津纵横,地势低洼。且又是淮水之源。若淮泗大水,南阳断难幸免。”

    少帝定睛一看,正是樊陵其人。樊陵本就是南阳人氏,又善水功。故对南阳山川地形,了如指掌。

    少帝心中暗喜。遂命众人退避,独留樊陵一人。

    这便以心腹之言相告之:“水淹南阳可乎?”

    樊陵心领神会:“南阳三面环山,一口南缺。只需水大浪急,冲营毁寨。何愁反贼不灭。”

    少帝又问:“当如何施为。”

    樊陵答曰:“无非穿渠筑堤耳:引它津之水,筑上游高堤。只需水满,暴涨溢岸。必破堤而出,一泻千里。”

    “需耗时几何?”少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