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9 危国之道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1.279 危国之道 (第1/3页)

    “闻,朔望朝会时,百官请命,王允续任上公之位。”右相又道:“王允如何行事。二日后,当见分晓。”

    “大将军又如何?”蓟王必有此问。

    “大将军董重,累日来偃旗息鼓,闭门不出。却不知何故。”右相又答。

    “料想,陛下必有权衡。”蓟王一语中的。

    先前,董卓为求大义,示好二宫太皇。董重先回,被表为大将军。与董卓并称“二董”,权臣与外戚联手之势成。奈何好景不长。待董卓稳坐大位,遂将董重驱离中枢。鱼梁台上,并无大将军一席之地。董重焉能不深恨。

    于是,与卫将军张济等,暗中结党。共谋诛贼。却忌于董卓势大,不敢轻举妄动。遂被王允并吕布抢先。陛下论功行赏,董重并无寸功,有何颜面示人。此时入朝,岂非自讨没趣。闭门谢客,蛰伏不出,亦是人之常情。

    然,今时又不同往日。董卓既灭,陛下如何肯再造权臣。王允并吕布,一文一武,共掌朝政。已有分权制衡之意。今百官请命,王允加上公之位。陛下自当警惕。恐为董卓第二。

    料想。虽形势所迫,不得不为。然陛下,必有制衡之举。窃以为。若要制衡王允,大将军董重,乃不二之选。既贵为外戚,又中人之姿。论才智,不足以权倾天下。论亲疏,亦不会逼迫董侯太甚。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蓟王言道。

    语出《左传·襄公十年》。意思是说,众人的愤怒难以触犯,个人的意愿难以成功,若二者并行,则难以安定国家,是危险的治国之道。

    “主公明见。”群臣拜服。

    右相又奏曰:“又闻朝中,拨乱反正之声,不绝于耳。”

    “可是拨董卓擅行废立之乱。”蓟王问道。

    “正是。”右相答曰:“弘农王乃主公所立,当今天子乃董卓所立。故京中有人言,宜尊弘农王复为天子。”

    “王允遣使张种,抚慰山东。首来蓟国,许另有深意。”右相言道。

    言下之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