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王曹党争

    1.68 王曹党争 (第2/3页)

杨彪,车驾入里道。王太师起身相迎。

    群僚跟随。

    中门大开,王太师廊下立足。

    安车院中停稳。杨太傅,下车相见。

    “拜见太傅。”不其侯伏完,引群僚下拜。

    杨彪上前,与王允见礼:“太师相邀,所为何事。”

    “且入堂中一叙。”王允下阶相邀。

    “请。”二人并肩入廊,迈步中堂。玄楼白院,曲径通幽。二人胜似闲庭信步。身后不其侯伏完,携一众僚属,亦步亦趋,愁云密布。

    “中堂,南北之中也。”中堂议事,居中持重。

    太傅亦是上公。居西席之首。与太师,并榻而坐。

    众僚属,依次入席。

    “太傅且看。”王允取天子诏书视之。

    杨彪不疑有他。细观之后,神色凝重:“乃天子手书。”

    杨彪乃天子之师。传道、授业、解惑,风雨无阻。董侯日有精进。太傅杨彪居功至伟。

    “乃出曹太保之意,董骠骑入宫说(shuì)天子为之。”王允言简意赅。

    “董骠骑,何其不智。”杨彪乃先帝名臣,太尉杨赐之子。出身弘农杨氏,曾祖杨震、祖杨秉、父杨赐,皆官居太尉,以忠直闻名。且世代研习《欧阳尚书》。与汝南袁氏,并为名门大族。焉能不知,天子行事不妥。

    毕竟,尚未元服。若此诏有失,引天下哗然。天子纵有过,亦罪不加身。然太傅却要代为受过。若殃及社稷,便是托孤辅政重臣,亦难辞其咎。甚至以死谢罪。

    王允请杨赐入府相商。可谓直指时弊。

    “天子此诏,乃为刘表正名。本无不妥。”王允言道:“然镇南将军位,自汉以来,却无此例。有镇南,必有四镇。今,天下三分,群雄割据。妄自增封,广授兵权,恐至放滥之祸。”

    “太师所言极是。”杨彪如何能不知,放滥兵权之祸。

    “天子年少聪叡,有周成之质。”王允言道:“望太傅,循循善诱。博之以文,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