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武川铁厂

    第107章 武川铁厂 (第2/3页)

属,然后将此金属反复熔化、冷却四五次,炼成金属块。

    工艺如此简单,神奇的就应该是矿石的本身,杨崇的老师当时分析,十八世纪中叶乌兹钢的质量下降,或许是因为特定的矿脉被采尽,原材料的化学成份发生了变化,矿石中一种或数种微量成份消失,是铁匠们仅凭眼睛是无法察觉的。课堂上老师还取了冷锻甲的例子,西夏可以用冷锻的方法可以造甲,北宋造不出来,问题就出在材料上;两地出产的材料在硬度,塑性,强度上都不相同,即使用同样的方法加工,结果都是不一样的。

    杨崇手中有随巢子冷锻的配方,这两年也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却晓得现在不是拿出来的时候;对于铁厂,杨崇观察了十天后,得出的结论是高炉和脱杂。在目前的情况下,若是能造出能够制造1200℃以上的高温炼铁炉,实现钢铁高温下的精炼,然后利用风箱向高温炼铁炉输送充足空气保持稳定,最后利用在铁水中加碱性石灰进行脱杂,促进矿渣析出的同时吸附磷硫杂质就完美了。

    但是杨崇明白,无论活塞式风箱,还是炼焦炭,对自己来说都是太难了,至于高炉想都不要想,这些都不是靠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现在只能做一点改进,让工匠们改进耐火砖,不管碳基、硅基都行;坚持木炭加温,对炉子的高度就没有要求,不过竖炉可以找工匠们聊聊,看有没有天才高手能做到。

    管理武川铁厂的是元寿的儿子元纳,元纳对杨崇的一言一行都很关注,作为家中的老四,又是小妾所生,几乎是没什么前途,元纳的理想和希冀都在铁厂上。元纳进厂近二十年,又有元寿撑腰,原先根本不认为有人能危险到他的位置,但是杨崇一来,元纳就有点沉不住气了,杨崇在制造业的成绩太过彪悍,不得不高看一眼。

    听到杨崇要见负责竖炼炉的工匠,元纳就充满好奇,所以大师傅孟照来后,元纳也没有走,坐在边上旁听。杨崇把自己画的竖炉图纸递给孟照,孟照一看就笑着说:“杨大人的意思莫非做铸铁?这玩意听老一辈人说过,先铸造成形铁板,再加热处理,锻打成形器件。我明白了,大人的意思是把民用的和朝廷铸件分出来铸造,提高铁厂的产量。”

    杨崇点头说道:“本官正是此意,孟师傅,这种竖炉能立起来吗?这种竖炉也可以炼钢。”

    后世的炼钢高炉就是从竖炉中发展而来,杨崇心里有百分一百的把握。孟照是真正的大师傅,在大隋,不是工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