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谁都想做银行股东

    第395章 谁都想做银行股东 (第2/3页)

用;韦圆照正容说道:“这不仅需要强大的财力,还需要非常高的信用。”

    杨崇点了个赞,韦圆照算是说到点子上了,银行的信用就是这种金融体系的基石,一旦银行信用缺失,就会破坏金融体系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风险随之而来。后世各种各样的风险评估,就是因为担心风险突如其来,瞬间吞噬了社会财富;因此风险也成了大银行和某些金融联盟剪羊毛的一种手段,常常会安排一批有良心的评论家做出各种不同的评估,从中取利。

    寇九珙回答道:“所以杨总管的设想就是我们成立一家官办的银行,仿照大秦,发行金银币,做所有商家的生意。银行的资本由官府成立的公库监督,可以吸储,可以放贷,甚至可以做担保的业务;名字杨崇起好了,叫大业银行。”

    众人眼里闪过一道亮光,要是杨崇一统河山,把银行开到大江南北,那是何等庞大的一项生意,杨崇现在所有生意加起来,恐怕都不及万一。韦圆照立即问道:“银行的股东怎么组成?”

    作为杨崇的生意伙伴,韦圆照晓得杨崇每次股东的设立都是有学问的,杨崇答道:“官办银行,官府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另外十二家股东,每家百分之五。私人银行,每座城市必须有一百万贯的保证金交到公库抵押,五名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股东总人数不能超过十五人,业务要官府批准。”

    说穿了,就是保证金和监管,不能最后银行圈了钱跑了,把烂摊子丢给政府。一听说一个城市的私人银行要一百万贯保证金,所有人都歇了菜,这不是轻易能做起来的事,都把目光集中在官办银行上。

    元威意味深长地笑道:“这就是今天晚宴的主题,官办本金定在一百万贯,私人股东五万贯,但是以后每在一个大城市开设,追加五万贯。我们商议了,除了武威、高昌,另外八个城市是长安、太原、洛阳、涿郡、江都、杭州、巴蜀、江陵;也就是说要想成为十二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