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烈日寒气

    第470章 烈日寒气 (第2/3页)

刑部郎中就是个办事的吏,比平民强一点。

    柳祚等人就是利用这一点,让柳威明的叔父柳挺之出面说服了柳威明,柳五臣还去拜见了杨侑,想拉着杨侑和韦家一起;寇九珙分析,柳家似乎达到了目的,韦福子动了起来,另外杜如晦的大哥杜差回到了长安,带着大批的家奴和粮食,很可能是身负任务。

    另一个时空,杜差在洛阳因杜淹挑唆,被王世充杀了,可现在杜淹跟着杨崇西去高昌,没有涉足洛阳,杜差活着回到了长安。杨崇在同意刑部受理独狐延寿一案的晚上,淬天阁遭到沉重的打击,随着一个个被捕人员的叛变,在长安的秘密据点几乎被连根拔起,杜差身份暴露,连同化装成粮商运来的一万石粮食和六千两白银被抄没。

    一听说淬天阁失利的消息,韦保峦、韦霁第一时间抛出了韦福子、杨侑等人;宇文成都随即开始公开抓人,七家豪门牵扯在内,包括卫玄的儿子卫孝则、窦抗的弟弟窦庆。长安的街头顿时冷起来,烈日炎炎也压不住人们心头的寒气,杨崇占据关中后一直没什么动作,让很多人忘了他在高昌、张掖的壮举,这一刻,所有人的记忆恢复了。

    刑部尚书杨汪迅速判了一系列案子,窦轨、柴慎、柴绍、窦庆、卫孝则、李道兴、萧造、段德操、韦福子、柳亨、柳逵、唐宪等一十七人以叛逆罪被判死刑,斩立决;柳威明流放青海,牵连抄家的多达百家。杨崇其实还想做点花样文章,被杨汪一口拒绝了,杨汪的意思就是立威,争夺天下不仅仅靠仁义财富就可以了,适当的威严震慑都是需要的。

    好吧,杨崇承认自己不够坚强,难怪在历史上李渊那么痛恨杨汪,想必在洛阳也是如此强悍的风范。杜淹还是和历史上一样想杀了自己的侄子杜差,被杨崇劝阻住了,一个是杜差罪不至死,还有很多情报可以挖掘;另一方面,杨崇对招揽杜差的弟弟杜如晦、杜楚客还抱有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